健康小百科:強迫症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 強迫症的基本特質就是會出現一再發生的強迫意念或強迫行為。強迫意念是指反覆且持續的思想、衝動、或影像,並不只是日常生活的過度憂慮,並且會讓人覺得焦慮痛苦,甚至必須以某些反覆的行為來抵消或避免。像反覆的害怕弄髒的感覺;反覆的懷疑瓦斯沒關好;東西不對稱或未如想像中的規則排列時,會覺得很難過等等。
強迫行為則是指,反應於一種強迫意念或必須恪守規則的重複行為,例如:不管碰到任何東西都要反覆洗手,甚至每天都得花上一個小時來洗澡;反覆的檢查門窗是否上鎖;走路時一定得踏第幾個地磚,不然必須退回去重來。
一般而言,個案會對這些一再發生的強迫意念或強迫行為感覺不合理,而試圖與之對抗,但經過多次失敗後,反而就把「強迫行為」併入日常生活常規中。而當這些一再發生的「強迫意念」或「強迫行為」已造成個案的明顯痛苦、浪費時間,或嚴重干擾日常生活或社交時,才屬於強迫症。
強迫症的終身盛行率為2.5%,男性與女性罹病比例相當,但典型的初發年齡男性比女性早;多數初發的狀況為逐漸產生,但也有些個案是急性初發。多數個案有慢性化起伏的病程,而症狀惡化常與生活壓力相關聯。大約15%個案的社會職業功能會逐漸敗壞,約5%的個案會有週期發作的病程。
有人會問:「潔癖」和「重複檢查行為」都是常見的現象,也算是強迫症嗎?其實,在臨床診斷學上,只把有這樣的現象合併引發嚴重損害或痛苦時,才稱做強迫症。
強迫症的治療以藥物與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主要是以抗憂鬱劑為主,約有五到七成有療效。而心理治療則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讓個案在過程中習得「暴露不反應」的方式來對抗強迫症狀。只要我們對於強迫症有進一步的認知和瞭解,就可以一起來防範它造成的損害。
⊙陳世哲(署立新竹醫院精神科醫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