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科技新聞

中研院觀測到老恆星發出神秘煙圈

【大紀元6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四日電)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丁文忠,使用「次毫米波陣列」天文觀測儀發現一個位於南半球玉夫星座的古老恆星在瀕死前發出奇特的「煙圈」,研究所主任郭新表示,老恆星多發出持續的恆星風,未見過會發出圓形的煙圈,這在天文學上是不尋常的。

這項奇特的發現 6月13日至16日在美國麻州劍橋所舉行的「次毫米波天文學會議」中發表,天文所副研究員大橋永芳、助研究員松下聰樹與助研究員丁文忠將擔任講員,另有13位來自所內及台灣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與學生將發表口頭報告與海報論文。

郭新指出,丁文忠將以今年初用「次毫米波陣列」觀測儀器發現古老的SCULPTOR(Scl)星座中的R恆星發出的煙圈為報告重點,這顆位於南半球玉夫星座內的古老恆星已瀕臨死亡,只剩下不到十萬年的壽命。

郭新說,這個 R恆星在臨死前的最後表現之一是噴出一個完美的一氧化碳煙圈,這個正在擴大的煙圈目前的位置距離恆星十分之一光年,目前確定它是1600年前從恆星噴出,並以每秒16公里的速率變大。

他對這種奇特的現象不解,他至今無法對這個特殊的現象提出好的物理解釋。通常年老的恆星常有恆星風,但恆星風多半是平穩而持續的,不像個圈圈,而這個煙圈是正圓形,在天文學來說是很不尋常。

「次毫米波陣列」是由中研院與美國史密松研究院合作興建,共有八座六米的天線,位於4200公尺高的夏威夷毛納基峰(Mauna Kea)上,其中兩座天線及接收機是由台灣建造,六座由史密松天文台建造。這些天文觀測儀自2003年啟用以來,台灣的科學家已進行多項天文觀測研究。

由於「次毫米波陣列」具備在 200-700 GHz高頻電波執行影像研究的獨特性能,有能力處理宇宙學、外星系、恆星形成、恆星之死、及太陽系研究等研究領域問題。史密松天文台的科學家在這些領域獨占鰲頭,但台灣科學家在研究古老恆星方面仍居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