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強迫症 – 兒童的夢魘

人氣: 20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知涵編譯)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是一種精神病,多發生於兒童。患者受幻想、錯覺所苦,奇怪的想法充斥他們腦中,比如憂慮、性、暴力,有時三者同時出現。在行為上患者也無法停止怪異舉動,比如檢查再檢查門鎖好沒有﹔洗手再洗手,擔心自己手上有微生物﹔走路謹慎、緩慢,深怕踩死螞蟻或任何生物,使自己成為謀殺犯。患者會不由自主做一些自己也知道毫無意義的事情。據估計﹐美國患強迫症的兒童約有100萬人,而且治癒後可能再度復發,而且可能持續到成年。強迫症令患者及其家人都十分困擾,許多專家試圖透過各種研究找出強迫症的病因,找出預防的方法。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強迫症並不來自於心靈的創傷,而更可能是生理因素觸發。一半的強迫症成年患者還記得他們年少時重覆的思想,很明顯高於其他種類的精神病患者。有研究顯示﹐強迫症病徵是由於大腦職司動作、思想及情緒的一群神經細胞受損所致。

美國心理健康學會(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研究員﹑兒科醫生蘇珊-史薇德(Susan Swedo)從研究中發現,席登罕氏舞蹈症是因為底部神經節受損而引起,鏈球菌是造成神經節受損的因素,大部份席登罕氏舞蹈症患者也是強迫症患者。該原因還引起亨廷頓病(Huntington’s disease)﹑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同時許多患有強迫症的兒童確實感染鏈球菌或感染鏈球菌後體內抗體水平高。因此﹐他們認為常見於兒童的「合併鏈球菌感染的兒童自體免疫系統神經異常」(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treptococcal Infection),簡稱熊貓症(Pandas)可能與強迫症相關﹐並懷疑鏈球菌可能引發強迫症。

人體內抗體對抗外來病菌時,也可能誤打人體正常組織。覆蓋在侵入病菌外表的蛋白鞘(protein sheath)和人體正常細胞外圍的蛋白鞘很相似時,自身的抗體就會錯誤地對抗自身組織。就強迫症而言﹐當底部神經節細胞上的密碼與鏈球菌蛋白密碼相近時﹐抗體就會攻擊﹑破壞神經節細胞﹐從而引發強迫症症狀。當然不是每個感染鏈球菌的孩童都會有這種現象,甚至多數小孩不會發生這種現象。風濕熱是由鍊球菌所引發,但不是感染過鏈球菌的人就一定會罹患風濕熱。史薇德也表示她的發現不能解釋所有強迫症,以及所有急性強迫症的病因。

那麼﹐如果細菌與心理疾病有關,細菌可以引發強迫症,使用抗生素或許能夠減輕或預防此病的發生。許多相信這一假設的醫生讓兒童患者長期服用抗生素﹐一些孩子的症狀得到緩解或消失。

但是﹐另外一些專家認為熊貓症的假設是誤導,目前下定論還太早。羅徹斯特大學醫學及齒醫學院(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神經學教授羅傑-柯南(Roger Kurlan)認為﹐實驗雖顯示患有急性強迫症的兒童中很高比例可能是鏈球菌引起﹐但不能斷定強迫症一定是由鏈球菌引起。一些小孩可能是鏈球菌的宿主,因此在任何時候做實驗,對於由細菌引起的結果便多是正面的。許多兒童感染強迫症不是由於鏈球菌﹐而是其它因素引起。他舉例說:「兩週前這些孩中有90%可能吃過比薩餅,我可以把比薩餅和強迫症聯想在一起嗎?」

柯南還認為﹐每天服用抗生素來預防鏈球菌,反而使身體更脆弱,容易藥物過敏。這樣下來,遇到嚴重傳染病,小孩子更虛弱。另外﹐柯南認為神經系統異常的小孩,對任何事都很敏感,如果他們的狗死了,如果他們父母在打架,孩子因此情況會變得更糟,進而引起感冒、花粉熱、肺炎。只用抗生素治療孩子的熊貓症,顯然是父母忽略了其它療法。慢性強迫症病患有可能是鏈球菌引起,也可能不是,柯南認為可以用藥物及行為療法同時進行。在對抗強迫症方面,行為療法也有成功的例子。

孩童罹患強迫症尚無法證明和鏈球菌有關,史薇德及支持者表示因果關係還不能被確切證實,但深信他們的研究深具意義,不能被忽視。柯南認為科學不應該是猜測,還要有證據。他也在做這方面研究,樣本數有80位患者,其中一半有強迫症病史,並且符合熊貓症的病徵,另一半有強迫症,卻沒有熊貓症病徵。兩年來研究人員不斷記錄每一組鏈球菌的比例及強迫症的情況,如果鏈球菌會造成熊貓症,那麼強迫症患者的症狀會更嚴重,因兩者都是破壞神經系統的病;相對的另一組沒有熊貓症病徵,強迫症症狀應該會比較緩和。柯南的研究資料將於今年下半年發表,其結果有可能證明史薇德的理論是對的或是錯的,但此最新研究更可能引導出諸多相關研究﹐因為科學的證據是一點一點累積的。

(資料來源﹕2005年5月22日nytimes.com)(//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