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貓熊」外交 打開兩岸僵局?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任紋儀台北特稿)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八天的中國大陸「和平之旅」五月三日結束之際,中國方面宣布將贈送一對貓熊給台灣。貓熊珍貴可愛,預料會受到台灣民眾的歡迎,但除非北京真心誠意尊重台灣,中共希望達到的目標將依然遙不可及。

隨著兩岸關係發展,中國近年多次表達有意贈送貓熊送給台灣。福建人大代表團在一九九九年九屆人大二次會議小組討論會上,就曾提議將福州動物園貓熊以科學研究名義送到台灣,讓貓熊成為兩岸「和平使者」。

二零零一年二月台北市副市長白秀雄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上海─台北城市論壇」時,上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戰主動表示,陽明山很適合養貓熊,只要台北做好準備,他「願請海協會會長居中協調,促成台北引進貓熊」。

去年十二月中國宣佈將審議反分裂國家法草案後,前新華社副總編輯徐學江投書新華網論壇,主張對台工作應主動出招,並向中國官方建議,台灣兒童喜歡貓熊,大陸「不妨透過民間組織送一對大熊貓給台灣動物園」。

中國為了證明兩岸「一脈相連」,多年來也想盡辦法取得台灣物種到大陸培育,中國最感興趣的是台灣國寶鳥類帝雉,曾有大陸動物園提議以貓熊交換帝雉和台灣獼猴。

至於台灣方面也有人提議從中國引進貓熊做為文化交流,藉此打開兩岸僵局。

貓熊能不能來台灣,需要考慮法律、檢疫、經濟與政治等因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貓熊要進口來台,依法只能由學術研究機構、大專院校、動物園申請進口,還要經過中央主管機關審查。大陸委員會則強調要衡量法令及配套措施。

貓熊是華盛頓公約列舉的保育類動物,想要引進熊貓來台,相關文件必須註明輸出國和進口國,可能又不免涉及敏感的兩岸定位問題。

根據調查統計,中國大陸目前貓熊總數約一千七百五十隻多,包括野生貓熊一千五百九十多隻,人工圈養一百六十多隻,其中二十三隻在國外飼養,分佈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動物園。

貓熊被視為中國國寶,這種瀕臨絕種的珍稀動物受到世界各國歡迎,過去中國也以貓熊作為維繫重要外交關係的工具。近年來中國意識到一些物種遭到濫用甚至瀕危,於是嚴格限制貓熊到國外交流。

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中國動物園協會與國際動物保護機構達成的協議,一對貓熊送出國後,受贈國科研人員須與中國進行十年的合作研究,期間貓熊繁殖的後代歸中國所有,若貓熊意外死亡,屍體也要還給中國。

目前中國對貓熊「留洋」的規定,包括從嚴控制、只能和外國合作繁殖研究、以及提供人工飼養而非野外貓熊等。

中國於一九七二年送給美國一對大貓熊,此後都是以科研名義送到世界各地動物園,期間可以展覽,相關國家則提供中國一筆科研費用。

貓熊主要棲息地四川省累計對外提供至少十四隻這種珍稀動物,每年已進帳五千零八十萬元人民幣。貓熊的「打工費用」根據展出國家經濟狀況而不同,例如泰國的「創創」和「靈慧」年薪只有二十七萬美元,比起美、日等國少得多。

臥龍自然保護區資源管理局局長謝元良說,大熊貓的「打工費」全部專款專用,主要用於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建設,以及野外科研、宣傳教育工作,對方還定期到中國監督費用使用情況。

不過,貓熊問題專家夏勒(George B. Schaller)在他的著作「最後的貓熊」中談到,無論是貓熊被出租、展覽掙來的錢,還是世界各地捐贈的保育費,實際上並未用在貓熊身上,經費濫用情況幾乎變成呆帳,世界動物協會不得不考慮採取措施進行監督。

夏勒還批評中國執政者枉顧道德,自毀形象,「拿貓熊當搖錢樹」。

瀕臨絕種的貓熊,除了因為生殖能力較差導致種群稀少,人類活動更嚴重破壞貓熊自然棲息地,正是貓熊生存的最大危機。因此,飼養貓熊必須慎重評估氣候、環境、食物以及技術能力等問題。

事實上,貓熊在複雜多變的兩岸關係中不單是技術問題,還有政治考量。研究兩岸問題的專家認為,兩岸各式各樣交流有助於增進彼此了解,兩岸應把握每一次交流機會,去除敵意,促使兩岸關係進一步朝向和平與發展的方向邁進。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徐博東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與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貓熊作為中國國寶,也是台灣人民的一分子,台灣人民有權利、有理由來分享國寶」。

  中國透過貓熊拉攏台灣的用意明顯,因此學者警告說,中共此舉是刻意避開兩岸的政治批判、軍事對峙及外交抗衡,改採柔性的交流方式,本質上仍不脫統戰的手法。

台灣是否接受中國贈送的厚禮,一時尚不清楚,但從澳洲無尾熊在台灣造成的轟動來看,貓熊如果出現在台灣的動物園,勢必帶來另一股更大的旋風。

只是如果北京方面只在兩岸交流方面手段變軟,但在國際間繼續打壓台灣,漠視中華民國台灣主權存在的事實,而不能給予台灣公平的對待,這類統戰攻勢的成效,終究有其限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