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命運多舛的時代: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一)
【大紀元4月29日訊】當歷史跨越千年,走過了三皇五帝,走過了秦皇漢武,走過了唐宗宋祖,走過了若干燦爛輝煌的時代,留下了為後人所驕傲的中華文明後,中國走入了一個命運多舛的時期。在這個時間並不太長的時期,中國承載了太多的苦難,不僅有連綿的戰火,還有那無盡的天災人禍。在這個時期,中華民國建立,並在中國開始艱難的推行憲政。
但是,袁世凱的恢復帝制和軍閥的混戰,打亂了中國的民主進程,使中國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割據局面。二十年代末,國民黨在蔣介石的率領下,取得北伐勝利,再次統一了中國,並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中國在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下,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甚至出現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短暫繁榮期。三十年代初,日本入侵中國,企圖將中國變為自己的殖民地。
但是中華民族在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的率領下,經過十四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抵禦了日本的侵華圖謀,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同時,中國的民主亦開始艱難前行,並在幾十年後的台灣得以真正實行。也是在這個時期,一個西來的幽靈開始在中國生根發芽,並孕育了一個在其發展史上不斷充斥著謊言、血腥和暴力的邪黨:中國共產黨。它帶給中國人民的不是自由,不是光明,不是民主,而是超過半個世紀的專制統治,無盡的苦難和黑暗。
關於中華民國建立及立國之初的預言
關於中華民國的建立,歷史上諸多預言都提及到。
三國諸葛亮在其預言詩《馬前課》第十課中預言道:「豕後牛前,千人一口。五二倒置,朋來無咎。」「豕後牛前」中間是鼠年,即1912年;「千人一口」,是一個和字,指南北政權共和。「五二倒置,朋來無咎」,五為君位,二為臣位,指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清朝滅亡。
隋朝步虛大師的預言詩第二節中預言道:「君做祖,質彬彬,萬里長虹破浪征;黃鶴樓中吹玉笛,八方齊唱凱歌吟,旌旗五色換新新。」
第一句中「君做祖,質彬彬」君,也就是你。你做祖,那也就是我為孫,暗指一個「孫」字。「質彬彬」本來應該是「文質彬彬」的成語,這裡暗指一個「文」字。加起來就是「孫文」二字,是指孫中山。「萬里長虹破浪征」是指孫中山,不遠萬里,不辭辛勞,為革命奔走於海內外,組織革命黨。
第二句「黃鶴樓中吹玉笛,八方齊唱凱歌吟,旌旗五色換新新」 。 黃鶴樓,位於湖北武昌。這是指武昌起義成功,八方響應,共同慶祝共和勝利。新的朝代,也就是中華民國正式創立,定五色(紅黃藍白黑)旗為國旗。
唐朝《推背圖》第三十七象也預言了清朝的滅亡和中華民國的建立,以及立國之初的袁氏竊位。圖中一圓狀首級出水,喻指武昌起義導致清朝滅亡後,有袁(圓)為首出現。讖文是:「漢水茫茫,不統繼統;南北不分,和衷與共。」頌文是:「水清終有竭,倒戈逢八月。海內竟無王,半凶還半吉。」
「漢水茫茫,不統繼統」:「漢水」指武昌。此句意指武昌起義後,軍閥割據的局面取代了原本統一的宣統帝末清王朝。「南北不分,和衷與共」意指全國上下,共渡艱難。
「水清終有竭,倒戈逢八月」:「倒戈」意指武昌起義是清朝湖北新軍工程第八營中的革命黨人倒戈而起。此句喻指發生在宣統三年八月的武昌起義滅亡了清王朝。「海內竟無王,半凶還半吉」:「半凶還半吉」隱一袁字,意指袁世凱。此句意指清亡後軍閥割據,沒有王帥,在此狀況下袁世凱數次奪權篡位。
宋朝《梅花詩》第六節同樣預言了中華民國的建立:「漫天一白漢江秋,憔悴黃花總帶愁。吉曜半升箕斗隱,金烏起滅海山頭。」
「漫天一白漢江秋」是說經歷了滿清外族統治達三百年之久的中國,也就是「漫天」,終於又有了新希望。「一白」是喻指新的希望。「漢江秋」是指公元1911年的秋季,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清朝宣統帝被迫宣佈退位,清朝亡,中華民國成立了,中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關於其它三句的預示,我們下文再加解析。
且讓我們走入歷史的隧道。
孫中山和中華民國的建立
晚清王朝的腐敗和無能,加之連年的天災,使中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中。一批受西方思潮影響的新式人物,希望發動一場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以挽救危難中的國家。1898年的戊戌變法便是一次嘗試,但是百日後即宣告失敗。七君子被殺,而發動維新變法的領袖人物康有為和梁啟超不得不流亡日本。與此同時,以反清聞名的領袖孫中山亦於此時寄居在日本。與改良派不同的是,孫中山代表的反清勢力堅決要推翻帝制,而康有為和梁啟超則堅持保皇態度,因此兩派始終未能進行合作。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廣東省香山縣。名文,字載之(乃自取「文以載道」之義),號日新,改號逸仙,幼名帝象,後化名為中山樵。年少時的孫中山曾受兄長接濟去夏威夷,並在那兒接受了小學和中學教育。1892年7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並獲當時香港總督的親自頒獎。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從1885年中法戰爭中國戰敗後,孫中山一直很關心中國的命運。他上書李鴻章提出多項改良建議,但未受理睬。
1894年,孫中山組建了反清秘密組織「興中會」(含復興中華之意) ,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第二年,孫中山準備在廣州發動起義,起義前被官府查獲,孫中山逃脫後,被迫流亡英國,此後又前往日本。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再組中國同盟會,被推為主要執行人,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並創辦了《民報》。三民主義學說成為此後國民黨所信奉的根本原則。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權主義,孫中山提出了用一部憲法來保證:這部憲法將由行政、立法、司法、選舉和考試這五種權力組成。
參加同盟會的主要人員是海外留學生和海外華人,其中包括汪精衛和胡漢民等。同盟會成立後,先後組織了多次反清起義,但均以失敗告終。1911年10月10日,駐守在武昌的新軍3000餘人發動起義。儘管起義人數與清軍人數相比仍居於劣勢,但人心向背,軍心渙散的清軍很快放棄城池而走,新軍佔領了武昌城。各國駐武漢領事隨即宣佈中立。武昌起義的勝利得到了各省的積極反應。幾周內,其它20多個省相繼發佈反滿獨立聲明。到了11月初,所有華南和華中包括西北的省份都宣佈了獨立,只有6個地區發生了一些戰鬥。這些獨立的省份通常都得到了同盟會和新軍的支持。不過,北方大部份省份仍處於清廷的勢力範圍。
武昌起義後不久,清政府為拯救頹勢,召回了閒居的袁世凱,同意他出任政府內閣總理大臣,兼任軍隊最高統帥。袁世凱,22歲科舉失敗,乃棄文從武。曾在朝鮮帶兵打仗。1895年,他開始在天津與塘沽間的小站操練新軍,逐漸為清政府所倚重。戊戌變法時,袁世凱站在了以慈禧為代表的保守派一方,從而間接導致了變法的失敗。其後,袁世凱先後出任山東巡撫,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1907年擔任軍機大臣。其間袁世凱推行的改革,包括有廢科舉、在全國各地督辦新軍、建學校、辦工業等。1908年,慈禧和光緒死後,袁世凱被解除所有職務,返回原籍。
另一方面,宣佈獨立的省份和同盟會成員在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並起草了臨時約法。而此時的孫中山也從國外回到了國內,並在南京被17省代表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並於月底組成了臨時參議院。考慮到袁世凱握有兵權,而且是唯一一個可以避免內戰、混亂和外國可能干涉的人選,孫中山在宣誓就職時表示,只要袁世凱易幟支持中華民國,他將隨時辭職讓位給袁世凱。而此時的袁世凱一方面與清政府討價,一方面與南京臨時政府談判,並最終達成了解決方案:清帝退位,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2年1月25日,袁世凱及北洋各將領通電支持共和;2月12日,在袁世凱的脅迫下,隆裕皇太后代表年幼的宣統皇帝發表上諭,宣佈退位。清王朝徹底落下了帷幕。2月13日,孫中山在南京宣佈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位;2月15日,南京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第二屆臨時大總統。同時敦促袁世凱迅速南下就職。為約束袁氏的濫權,由臨時參議院制定臨時約法,迨袁氏就職後,即依臨時約法提名唐紹儀組織內閣制政府,這是民初政府體制的第一次變革。
但是,懷有野心並不願意南下的袁世凱,以防止兵變為由留在了北京,並於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職。
走向獨裁的袁世凱統治時期(1912年3月–1916年3月)
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後,依照共和政體的要求,任命唐紹儀為總理,並組建了一個10人內閣。新組建的內閣中有4人是同盟會成員,來自湖南的宋教仁也在其中。宋教仁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起草人之一。
《約法》共7章56條。它仿照西方的民主制度中「三權分立」的原則,規定中國立法權屬於參議院;臨時大總統行使職權須有國務員到署;法官有獨立審判權。它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國民有人身、財產、言論、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請願、選舉、被選舉的權利。在國家機構體制上,實行內閣制,內閣總理由議會多數黨產生,總理對總統要辦的事項,如不同意,可駁回,總統頒布命令須由內閣總理副署才能生效。
由於該臨時約法劃分了總統和議會的各自權限,因此不久就出現了關於由誰來控制內閣及其行政權限的爭執。袁世凱希望自己親自掌控內閣,而不希望內閣由議會負責。當唐紹儀意識到這點後,便於1912年6月與其他4位同盟會成員遞交了辭呈。此後的內閣就只由總統一人負責了。
在袁世凱統治初期,北洋集團與南方的同盟會領導下的各省並沒有真正實現政治的整合,只是維持著表面上的合作。袁世凱為了避免與革命黨人的關係破裂,便邀請孫中山和另一個同盟會的領袖黃興來北京任職,但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職位。在北京國民政府中真正掌管權力的仍然是袁世凱代表的北洋派系,加之國會的軟弱,孫中山未能與南方各省加強聯盟,南方沒有形成足可以與袁世凱抗衡的力量。而且,南方各省比以前愈加分化,對袁的態度也是各式各樣。
當時南方之各省,大致可分為兩湖、蘇皖、兩廣、雲貴川(西南)四大塊(江西、浙江、福建位於前三大塊之間),其中的重點省是鄂、蘇、粵、滇。前二省橫江面北,當南北之沖,尤為緊要。寧漢合則可北上逐鹿;寧漢雖分而同與北方為敵,則可成以北洋鼎足之勢;寧漢中有一方左袒北洋,則另一方危矣,南方則處於困境中。而寧漢兩方在革命時嫌隙已深,袁世凱採取拉黎制黎的手段,使寧方陷於半孤立狀。
此時,在汲取了西方黨派政治的組成結構後,中國大地上首次出現了一些在野黨,包括1912年8月由同盟會改組而來的國民黨和1913年5月梁啟超建立的民主黨。
1913年2月,中國首次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進行國會選舉。在一場以各省為基礎、對選民限制極嚴的間接選舉導致的全國大選中,國民黨在參眾兩院取得了壓倒性多數。在這種形勢下,宋教仁在華中舉行了大規模的競選活動,要求政府允許國民黨組閣。國民黨亦準備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但是3月20日,袁世凱派人刺殺了宋教仁,並在事後散佈謠言指黃興是暗殺的主謀。
此時,反袁情緒日趨激烈,因為就在刺殺宋教仁事件發生不久,袁世凱在未經國會表決的情況下,就與五大國銀行集團簽訂了2500萬英鎊的借款合同,以換取列強對其政府的承認和支持。根據該借款合同,中國實際上只能得到84%的款項,即2100萬英鎊,但是在最後期限前要償付全部本金和5%的年息,共計6789多萬英鎊。同時,袁世凱還將華中和華南諸省支持國民黨的軍事長官革職。針對袁的所作所為,孫中山於7月發動了二次革命,武力討伐袁世凱,但是因為南方各省的分化,革命被袁輕易擊敗。孫中山等人不得不再次流亡日本,而袁世凱將其勢力擴張到了幾乎全部省份。
用暗殺和戰爭打敗國民黨後,袁又轉回來收拾國會和各省議會。10月6日,國會在軍警壓力下選舉袁世凱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1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並收繳國民黨議員證書,驅逐國民黨黨籍議員438人。國會因人數不足而無法開會。為了瓦解南方各省長官的權力,早在1913年1月,袁世凱不經參議院就頒布了新省級官制,以「民政長」為一省行政長官,由大總統任命,強行軍民分治和省長簡任(雖然不得已規定未設民政長之省由都督兼任)。同月,袁又公佈了都督府組織令,使都督直屬大總統,軍令受參謀本部指揮,軍政受陸軍部處理,都督的設撤兼任,要由國務會議決定。雖然江西等省的抵制,延緩了袁的集權進程,但打敗「二次革命」後,袁加快了步伐。1913年12月,增設「護軍使」一職,其作用之一就是分割省級軍政長官的權力。
1914年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會。2月,解散各省省議會;同月,內閣辭職。此後袁認為「人民濫用民主自由、人民政治認識尚在幼稚時代」,廢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於5月推出新的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6月,裁撤各省都督,設「將軍督理軍務」,由(中央)將軍府分遣。之後再修改總統選舉法,使總統可無限期連任,而新任總統亦由在任總統指派。新的中華民國約法賦予了袁世凱作為獨裁者所需要的一切權力。54歲的袁世凱成為了真正的獨裁者。
袁世凱在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和大總統期間,在與列強的關係方面不斷讓步。首先在西藏和外蒙古問題上,默認了俄國對外蒙古的支配地位,允許英國在西藏享有永久性利益,而袁世凱得到的是俄國和英國對其政府的承認。其次,在對日本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殖民地和鐵路問題上,袁世凱又繼續妥協。1914年,第一次大戰爆發。1915年,日本乘歐美各國無暇東顧,秘密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中國承認日本取代德國的特權,進一步擴大日本在滿蒙的權益,並聘用日人為顧問。日本的要求接近等同將中國納入成為其保護國。
5月9日,在日本的最後通牒之下,袁世凱被迫接受了二十一條的大部分條款。袁世凱的這一行為引發了全國人民的抗議。但是袁世凱不顧民情,繼續實行他的皇帝夢。1915年8月,他授意楊度等人發起「籌安會」,鼓動恢復帝制。在一番推辭後,12月,袁世凱下詔將中華民國改稱中華帝國,自1915年12月12日加冕登基為中華帝國皇帝,並改中華民國五年(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是為洪憲皇帝或洪憲皇朝。總統府改為新華宮。這同時標誌著中國最初實行的憲政以失敗告終。
袁氏的登基稱帝之舉,遭到絕大部份中國人的反對,蔡鍔等人組織護國軍於雲南起兵討伐,隨之,貴州,兩廣,浙江,四川和湖南等地也先後起兵響應。南北衝突趨向表面化。而袁世凱的部分心腹將領,如段祺瑞亦藉故離開。在後來倒袁運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的袁的舊將馮國璋也公開指責袁。袁派兵攻擊護國軍,因人心所向,攻擊失敗。
而日本則發動了所有與中國簽約的列強反對袁世凱稱帝。隨著復辟帝制遭到廣泛反對,得不到任何支持的袁世凱在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帝號,恢復中華民國,並商請南方停戰。短暫的中華帝國不復存在。而南方提出要求袁世凱退位,由副總統黎元洪出任大總統。雙方處於僵持狀態。不久,稱帝83天後的袁世凱於6月6日憂懼死去。黎元洪代行職權,並恢復了國會和臨時約法,問題暫時得以解決。不過,袁世凱死後不久,為了爭奪權力,南北方徹底分裂,中國開始陷入了軍閥的混戰中。
【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