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峭壁上的奇蹟——麥積山石窟
甘肅天水是古絲綢之路東段的重鎮,可以說是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7800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境內的仰韶文化遺址便是見證。上古時代,伏羲和女媧出生於天水,故天水又稱為「羲皇故里」。傳說伏羲在天水卦台山上仰觀天象,領悟宇宙之玄妙,創立了八卦符號,開啟了華夏五千年文明。
舉世聞名的麥積山石窟位於天水東南50公里處,麥積山是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山峰,因山的形狀猶如麥垛,故名「麥積山」。石窟是在山峰西南的為峭壁上開鑿,造像距山基20米到80米不等,遠望如蜂房,層層相疊而上,這種在懸崖陡壁上開鑿那麼多的洞窟和佛像,實屬世間罕見。
麥積山石窟從後秦(約公元384-417年)開始建造,到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時期大興,後經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斷開鑿修復,便成了現在的規模,屬大型石窟群。由於石窟建造與不同朝代,造像的風格不同,北魏時清逸,隋唐則呈豐滿,表現出各個時期的藝術特色。
麥積山現有各時期洞窟194個,大都分佈在山麓以上20~30米和70~80米高的削壁陡崖上,最大的高、寬各約30米,最小的僅可容一人。洞窟上下層疊,高低錯落。約在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的時候,因為發生了強烈的地震,麥積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毀,窟群分為東、西崖兩個部份。現在東崖保存有洞窟54個,西崖140個。擁有泥塑和石刻造像700多座,壁畫1300多平方米。
麥積山洞窟形制獨特,後秦和西秦所開的平拱敞口大龕,屬天然洞穴式樣。到北魏,北周諸代則成殿宇樓閣式樣。尤其是仿漢代宮殿的建築結構,有出簷屋脊、鴟尾、額枋、斗拱、八角或四角列柱等,反映出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
東崖的石窟以涅盤窟、牛兒堂、七佛閣等最為精美。七佛閣是北周保定、天和年間,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所營造的,是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造在離地面50米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七間八大柱的崖閣,每兩個大柱之間是一個佛龕,門前還留有寬闊的走廊。窟內有塑像75身,屬隋唐雕刻藝術,而侍立左右的天王,則體現了宋代雕塑的風格。牛兒堂在是東崖上最大的洞窟,高出山麓60多米,窟前的天王腳下踏著一只神牛,神態十分動人,龕外有三尊大佛,各高10餘米,神態安詳,雄偉壯觀。
西崖以萬佛洞、天堂洞等最為著名。萬佛堂窟內現存泥塑30多件,前壁的左上側留有影塑的千佛千餘身。天堂洞是東西兩崖上最高的石窟,高出山麓70多米,構築精巧,古樸雅緻,窟內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
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岩,石質結構鬆散,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於世,絕大部份泥塑彩妝。這裡的泥塑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有眾多與真人大小相似的塑像,形態動作各異,均精巧細膩,栩栩如生。麥積山石窟的泥塑分為高浮塑,圓塑,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種,高浮塑指塑像突出牆面,而圓塑則完全離開牆面,模制影塑粘貼在牆面上。泥塑以形傳神,神形兼備,塑繪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顯明。塑像的題材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
麥積山石窟是中國諸多石窟寺廟中自然風景最為秀麗的一座,這裡千山萬壑,重巒迭嶂,翠柏蒼松鬱鬱蔥蔥,山花野草繁茂。石窟建在懸崖峭壁之上,各窟之間以凌空險峻的棧道相通,無怪乎古人讚曰:「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雖自人力,疑是神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