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又一位台灣培育出來的新銳指揮,逐漸在世界樂壇發光,師大音樂系畢業的呂景民目前現任奧地利維也納歐亞室內樂團(Camerata Eurasia )指揮,也是匈牙利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的助理指揮,幾天前才得到好消息,他入圍了法國國家廣播愛樂交響樂團(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 )副指揮甄選第一輪,這次首度返國客席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呂景民希望可以多了解台灣樂團的發展。
呂景民從小學鋼琴,師大音樂系畢業之後,就到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深造,獲得文憑,慢慢開展他追求音樂路。呂景民說,從在念大學時,他就喜歡鑽研管弦樂法,慢慢知道鋼琴已經不夠他所用,「我覺得,了解管弦樂的音色越多,當我在彈琴時,聽見的聲音已經不是鋼琴的聲音。」就這樣,呂景民開始追求指揮的藝術。
不過跟別的指揮相當不同的是,呂景民幾乎走遍了東歐、中歐與西歐,因為年輕,呂景民非常喜歡探索每一派的指揮風格,而且親身實踐。維也納念完書之後,呂景民轉赴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院,拜入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指揮名師、芬蘭指揮學派創始人帕努拉(Jorma Panula )門下;他也定期到立陶宛及俄國學習。受到世界上各個重要學派的啟發及影響,呂景民從中融合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指揮技巧及哲學。
呂景民分析,就像卡拉揚指揮的姿勢有一點將重心放在肩膀前方,那會讓音樂顯得有重心,彷彿有能量在蓄積,但是這卻嚴重影響到他的身體,導致他晚年飽受背痛之苦。
他也欣賞傑利畢達克慢的哲學,但卻不會照單全收,「我想我如果失業,可以去當指揮的算命師。」
把指揮當成生活,呂景民說,現在他只要看見一個人指揮,就可以說出他曾經受過那些學派甚至那些名家的洗禮,「這很重要,因為要了解自己。」呂景民說,指揮當然可以唬人,但是自己如果內心空虛,沒有東西,其實很容易被人看穿。
這次返國,呂景民將指揮國台交演奏斯拉夫樂派的作品,包括選自史麥塔納交響詩《我的祖國》中的〈莫爾島河〉以及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首席瑞納爾霍內克也將帶著天價名琴第一次來台,演奏德佛札克《小提琴協奏曲》。時間是12日及13日,地點在霧峰國台交演奏廳與台北國家音樂廳。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