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康德的哲學精神

【愛智與真理之路】「理性」和「信仰」(二)

石朝穎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日訊】總之,康德的哲學,是一種全新的開始,他問到「人」的問題,也以「人」人的整體做為中心,顧及各方面,連哲學史中不太注意的問題,他也提出來討論。他把「形上學」、「倫理學」、「知識論」、及「宗教哲學」都融於一爐。換句話說,他用,「理性」和「信仰」來建構他的哲學體系。康德的哲學是整體的,在這「整體」中,有一切學問在內。

康德在他的成名作品《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是多元的,除了「感官的認知」外,還有「純粹理性」的存在。這種「純粹理性」不受時空的限制,不受情感的支配。所以,康德說:「純粹理性」是一種純粹的知識,超出我們日常生活的感官世界,而存在於我們的理性裡。人類的知識,並非完全來自感官經驗,如果只用「感官世界」來認識世界,就會像井中的青蛙,所看見的天空那樣有限。換句話說,我們對宇宙世界的了解都是有限的……。

康德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提出我們人類「知識」的極限後,在他的第二本書《實踐理性批判》中,他就進一步的說:「人類的道德感,正如白天的太陽一樣真實存在著,這種道德感(或中國古典哲學中的良知、良心),是人們心靈的導師,是我們行善的原動力。它使我們明辨是非、敦品勵行、止於至善。人們的良心,是直覺的,而非科學的。我們不能用科學的尺度來衡量道德行為和宗教活動。因為道德和宗教是屬於良心的問題。什麼是良心呢?所謂良心,就是我們心中的直覺,它不為功利所左右,不為時間、空間所支配。換話說,良心是人們的自由意志,本著良心做事,即使被別人誤解,也同樣感到心中的安慰……。」

從上面引出的康德話語中,我們不難理解到這位十八世紀偉大哲學家的思想精神。雖然,康德一生很少離開自己的故鄉,可是他卻非常博學,因為他的學問全靠自己大量閱讀各類書籍,並且自己常提出問題,並精於思考哲學的問題。

康德於一八0四年二月十二日過世,享年八十歲。他死後葬在科尼士堡,他的墓碑上刻著一句他的名言:「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得神奇,心中也常充滿敬畏之情,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心中的道德準則。它們向我證明:上帝在我頭頂,也在我心中。」@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哲學能做什麼呢?這是一般人常問的問題。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讀「哲學」沒有多大的實際用處,例如:「讀哲學又不能當飯吃!」
  • 柏拉圖大概是兩千四百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的老師就是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在「西方哲學史」的地位,就像孔子在「中國哲學史」的地位一樣。柏拉圖這位哲學家,自從受教於蘇格拉底之後,就對「天空」產生神奇的看法。為什麼呢?
  • 笛卡兒(西元一五九六──一六五O年)是法國的哲學家,人們稱他為西洋哲學的「近代哲學之父」。他的「哲學方法」就是所謂「懷疑的方法」。他認為雖然我們「懷疑」,但又必須有所行動的時候,我們所能做的,最好就是堅持以當初開始的態度,一直持續到底。
  • 在十八世紀的德國科尼士堡(Konigsberg)的公民,每天大概在下午三點三十分的時候,都會很準時的看見德國大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生於1724—1804年)出門散步了!
  • 我們執著追求的「目標」,會不會如同年輕人追逐水中的金幣一樣?看似美好,其實是虛幻的!或許不是虛幻的,卻是不實的。
  • 我們的心裡如果能夠保持這份靈明的自覺,能用感恩的心情去面對批評,自然就能轉用快樂的心情迎接每一次給我們自己成長、提升的機會。
  • 你把化來之物藏放在布袋中,你感到片刻的歡愉,那其實充滿了私慾和貪婪,時間久了,你的心就是死水一潭,裡面什麼也沒有,甚至發臭。而我把化來之物放在人間循環,在人心中散發芳香,那才是真正美好的緣分!
  • 真正的幸福其實是希望別人好,對別人的選擇給予尊重和理解。只有當對方幸福了,才會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在你的面前,那你也會因此而幸福。
  • 靜坐冥想是迎接新的一天的好方式。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善良,健康養生,提升靈性。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惠及周邊……祝大家安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