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1日訊】看了關於丁俊輝說讀書無用的報導,心中老大的不舒服。我的不舒服不是因為他說讀書無用,傷了我這個還算是個讀書人的自尊;也不是因為他的話破了中國從孔夫子留傳下來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更不是因為擔心所有的孩子們因為他這番高論──雖然他是冠軍,有著冠軍的權威──就放下書包全跑去打球了的杞人憂天。
讀書無用並非只是對於丁俊輝而言,雖然丁俊輝在很大程度上所指的是自己讀書無用,而不是所有的人讀書無用。他所說的“讀書有甚麼用?將來畢業了還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會待在家裏讓父母擔心。我覺得人活著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現在我打球有錢掙,挺好的”這段話,道出了他這一類少數人的真實情況,像他這樣的孩子如果堅持走讀書的路,結果很可能就是呆在家裏無所事事,他的老父親傾家蕩產就不是為了給他創造打球的環境,而是為了給他找工作了。比如有些家長為了將來給孩子找個工作,要花兩三萬元托人讓孩子去當兵,當女兵則要七八萬元(中國特色之一),內地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要分到處於壟斷地位的國有性質的企業,也需要花費兩三萬元找門路,加上念完大學的費用,差不多需要近十萬元。這對於那些年薪不過兩萬元左右的多數中國家庭來說,是一筆巨款。
所以,對於那些不喜愛讀書、在讀書上覺得腦筋不夠用的孩子,在我們中國目前讀書費用無比昂貴的情況下(中國特色之二),最好是像丁俊輝那樣,趁早了斷讀書之心,謀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可是他們必須都像丁俊輝一樣,有一個敢於拿孩子的前途賭博的父親。
許多行業確實不需要讀很多的書,基本不需要高中甚至初中以後的知識,而且從事或將要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必須在兒童或是少年時期就進行全面和艱苦的訓練才能出成績才能有出路,而我們的教育偏偏堵死了這條路。如果你想要在這方面謀條出路,就只能像丁俊輝那樣,有一個敢於賭一把的父親了。那麼,是甚麼把丁的父親逼到了拿孩子的前途賭一把的地步的呢?毫無疑問,是我們的教育體制。
我們總是抱怨中國的足球、籃球等運動項目上不去;中國的繪畫、演奏等藝術方面比其他國家落後,甚至遷怒於那些運動員和藝術家,說他們只知道吃喝玩樂,不知道上進,有沒有人想過,在這些表面現象的背後,真正起作用的是甚麼?我們的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對小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已經不僅僅是忽視,而是放棄。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都成為學校的副科,無論從教師、設備還是場地,都只能吃別的科目剩下的殘羹冷炙。即使有特別突出的孩子,學校也從來不主動進行培養,只是需要參加某些能給學校和教育局的領導爭光的比賽時,才把他們拉出去溜溜。
從教育局到學校,考高是最強硬評價指標,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也只使用考試這條唯一的尺度,甚至連當班幹部,小組長,都是用學習成績來衡量的,久而久之,給學生養成了一種風氣,只要學習好,便是道德高,便是有本領,其實,相當一部份學習好的學生,只能去讀書和做研究工作,不適合搞組織管理等工作的。所以,這對於那些不喜歡讀書的孩子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因為他們有其他方面的長處需要得到學校的呵護和培養,可是這部份本應該屬於他們的權利,全部被挪用到了多數學生的身上,而這些學習不好的學生還要受到學校和老師的歧視,連他們的長處都成為被歧視和嘲笑的對象。
這便是在現代社會中作惡多端的“多數的暴力”。學校以多數學生獲得教育的權利否定小部份學生獲得教育的權利,以多數學生獲得文化知識方面的需要否定小部份學生獲得其他方面技能的需要,這部份學生的前途和他們的特長,就這樣被我們現有學校教育體制給湮沒和扼殺掉了。所以,我們沒有眾多傑出的運動員、沒有眾多傑出的藝術家、沒有眾多傑出的管理人員……才成為現實。由於我們有了一種採用“多數的暴力“原則的教育體制,所以我們失去了產生人才的土壤。@(//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