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設高成本大增 購屋前應多盤算
【大紀元4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十日電)現代人購屋多半注意產品訴求的公共設施或休閒設施,根據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表示,公設比多出5%,多負擔的費用幾可辦10張健身俱樂部 VIP會員卡,而且進駐後,每個月還有管理費用;因此買房子若公設用不著,就不要多花冤枉錢。
根據永慶房仲集團的分析,近年來在低利房貸的促購下,購屋門檻降低,購屋年齡層下降,一般人一生換屋次數,從平均約三次增加至四次。基本上,首購大多來自於個人自住需求或是儲蓄投資,空間需求較小,大約為8~20坪;首換則主要是因為結婚後住宅坪數需求增加,將坪數增加至 30坪3房產品,但因剛結婚購屋預算有限,在購買房子時也應注意公設比的問題,若住家的公共設施使用率甚低,消費者可能無形中平白損失不少金錢。
在講究養生健康的時代,多數產品都以強調擁有游泳池、健身房甚至 SPA、三溫暖等休閒設施,來吸引消費者,但購屋者在購買這類產品時,可想過自己是否真會使用這些設施?各項設施是否有專責維護單位?房子的權狀共分為三部分,包括主建物、附屬建物及公共設施,而公設比即是公共設施面積與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的百分比值,公設比越高,表示公共空間佔有的坪數越高。
一般來說公寓公設比最低,約在 10%左右,其次中大坪數的電梯大樓,則依休閒公設的種類及需求不同而有不同,台北市約占25%上下、台北縣約占18%~22%、桃園縣約占22~28%、台中市約占 20%~30%,高雄市最高約占25%~30%。
不可否認,多樣的休閒公設確實是吸引購屋人承購的原因,但許多公設用不到,或者使用率不高,徒然增加購屋成本。以台北市30坪的大樓為例,一般公設比最多25%,如果購屋人買到了公設比高達30%的房子,那麼公共設施所佔的坪數即由原來的7.5坪變成9坪,多出來的1.5坪若以房價30萬/坪計算,購屋人即等於多負擔了45萬元的房價,而這多負擔的45萬元幾可在台北市高級健身俱樂部辦10張 VIP會員卡。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表示,許多公設在使用率極低的情況下,如果又缺乏專人保養,耗損率更快,與其多花費在不見得會使用的休閒設施上,不如讓實際使用坪數大些,住的寬敞些。
此外,眾多的休閒施設,其管理品質亦不容忽視,尤其是 SPA或者游泳池,其管理難易度及費用,都會比韻律室或者閱覽室要高,因此好的管理才能提升公共設施的使用價值,如果管理不好,那麼住戶的使用價值即可能直線下降,而投入的花費亦形同石沉大海。
雖然公共設施能提升居住品質及生活機能,但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建議購屋人,若能夠多重視公設比的問題,而且仔細盤算多負擔的公設比所需多付出的費用,那麼為自己省下數十萬甚至近百萬元的房價,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