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反登陸 兵力裝甲化
【大紀元4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台國軍為了加強第二作戰區(東部 )地區的反登陸能力,正逐步調整陸軍花東防衛司令部的兵力部署,原有的步兵營開始裁撤,改編為火力、機動力更強的裝甲步兵營,原有的守備旅也將提升為機械化步兵旅型態,反登陸及反空降等戰力將呈倍數成長。
據指出,陸軍在現階段的「精進案」中,調整原屬澎防部的裝甲旅規模,部份兵力轉移至東部地區,由花防部接收。目前第一階段已移編一個裝步營,日前M-60A3TTS戰車及CM-21等重型裝備,已由澎湖裝載運抵花蓮港,再由大型拖板車經台十一線陸運至台東地區完成部署。
據表示,花防部新編的裝步營,編裝配備CM-21裝甲人員運兵車為主的裝步連、及配備M-60A3TTS戰車的戰車連為主力,火力和機動力較原有以傳統步兵營為主的守備旅要強,對於原有部隊火力和機動力嚴重不足的第二作戰區而言,整體戰力已獲大幅提升。
據指出,國軍為了加強東部地區的反登陸和反空降戰力,已開始檢討目前的兩個守備旅編裝,除了已增編配備拖式飛彈為主的反裝甲連及裝步營外,未來剩餘的步兵營,將逐步改編為機械化步兵營,並以配備國造的「雲豹」八輪甲車為主,原以步兵為主力的守備旅,也將提升為機械化步兵旅。
不過,由於陸軍正如火如荼實施精進案,除了守備旅提升為機步旅的規劃外,目前在精簡員額的壓力外,國防部已要求透過漢光、光武等年度重大演習,檢討是否改編為規模較小,但機動力、火力不減的「打擊群」,目前相關的編裝也正由相關單位協助規劃中。
新聞分析╱保住第二擊命脈 不能大意
記者游太郎╱特稿
國軍在早年的「固安作戰計畫」中,一向將東部列為次要的戰區,但隨著花蓮佳山、台東志航等基地地下化工事陸續完成,兩個基地已成為空軍保存戰力、伺機進行第二擊之所寄,加上海軍在花蓮設立反潛機大本營神鷹基地、賀田山雄風反艦飛彈基地後,東部地區的戰略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
國軍當年在規劃佳山等基地時,為了增強東部地區的防衛能力,特別將第二作戰區獨立出來,並擴編陸軍部隊成立花東防衛司令部,但由於陸軍的建軍方向仍重西輕東,經過精實、精進案等多次裁軍政策檢討後,和橫跨花東地區的廣大防區相較,地面防衛兵力實在少得可憐。
在歷次的漢光演習中,國防部的想法和美軍的作戰指導均顯示,佳山、志航、神鷹及賀田山等基地將是第一波遭到攻擊的目標,解放軍一旦掌握空優,極有可能以機降方式突襲這幾個基地,再配合登陸作戰,一舉控制國軍的戰略要地,只要失去了第二擊能力,國軍將逐漸失去空、海優,台海戰役勝負立見。
在歷次的演習檢討中,國軍為了防衛這幾個重要的基地,幾乎所有的陸軍兵力已耗掉大半,在執行反空降作戰的同時,反登陸的兵力和火力已捉襟見肘。
在精進案的壓力下,為了提升第二作戰區陸軍部隊的戰力,近年來陸軍陸續增編了防空連、反裝甲連等單位,提供野戰防空及反登陸的火力,但由於整個作戰區的兵力結構仍以步兵為主,不但反登陸能力薄弱,機動力也受到影響,東部地區受到封閉地形所限,戰時必須獨立作戰,屆時花東地區的部隊受限於載具無法互相支援,對戰局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陸軍在不增加兵力的原則下,著手改編花防部的步兵營為同時擁有火力和機動力的裝步營和機步營,不但增加了兵力運用的彈性,反登陸和反空降作戰的能力也因此獲得大幅提升。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