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的環保法律會刺激經濟增長嗎?
【大紀元3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彭奕炘編譯報導)二十年來,美國已經從風力發電的領導者(至少有十幾家企業)漸漸衰弱。德國、丹麥、西班牙和其他國家,已經取得技術領先,而且佔據了80億市場的80%,而且這個市場現在每年增長25~35%。原因為何?有些專家指出是因為美國寬鬆的空氣環保條例,環保規範愈弱,反而對企業技術發展沒有助益。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月24日報導﹐美國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這樣就和其他工業國家疏遠了,美國的公司會因為較低的環境費用而興旺嗎?或者會輸給其它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國家嗎?
當說到綠色技術,有些競爭紀錄是非常清楚的。
例如﹐關於空氣污染的控制, 例如洗滌器,1970年代空氣清潔運動中,有三分之一的電廠安裝了設備來清潔排放物,美國的空氣洗滌產業成了世界的領導者,美國的公司成了最大洗滌技術出口國家,但是就在美國企業領先世界時﹐到了80年代,企業利用種種手段不用洗滌器,這個產業很快就停滯不前了。直到90年代法律變嚴格的時候,這個產業才重新振作起來。
但是這卻帶來了一個災難性的後果﹐在美國公司停滯不前的時候﹐德國和日本執行了嚴格的空氣污染法律,而且有愈來愈嚴格的趨勢,現在,日本,德國,丹麥已經取得了領先,現在美國污染控制公司常常要向德國日本或其它外國公司購買抗氮氧化合物的重要技術。
更戲劇性的事情發生在太陽能光電領域。太陽能電池是美國所發明,一直以來都是美國企業領先,成長快速。直到1997年美國都還保持世界太陽能領先地位。
但是到了今天﹐美國只佔世界太陽能生產率的10%。為什麼﹖太陽能工業組織(SEIA)說,日本和德國因為有政府補助金和其它鼓勵,從而發展出市場,在技術﹑生產﹑成本都領先美國。現在很多美國太陽能安裝公司都買日本的產品。當歐洲人在鼓勵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時候,美國卻提供燃料降稅,同時風力發電退稅一再延遲。
當然也有成功的例子﹐80年代中期,當英國科學家南極上空發現臭氧層破洞,杜邦是制冷劑氟裡昂製造的公司之首,制冷劑是臭氧層破洞的主因,但是杜邦除了對氟裡昂生產減量,也參加了裡根總統分階段減少的政策,杜邦很快的利用氟裡昂取代物,部署各項競爭產品,獲得全球市場利益。新技術的發展,使用杜邦的新型冷卻物質HFC,這個制冷劑讓新一代的壓縮機更有效率,比70年代的冰箱節省三分之二的電力,這樣的結果是全世界性的省電。
當然綠色技術只代表一國家的一小部分經濟,評論是否嚴格的環境控管會幫助或傷害整體經濟是很難說的,而且有爭議的。
無論如何,美國的綠色技術並沒有消失,例如美國公司正在發展奈米技術在纖維或塑膠上做出太陽能電池,以作為彈性應用的太陽能採集設備,這可能會變成世界主流, 但是他們可能只有幾年來做。(//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