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台北報導〕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查市售浴巾發現,抽檢的二十三件浴巾樣品中,有五成二浴巾含有甲醛,有六成六檢測出含有螢光劑,至於標示不合格的浴巾則有七成八,所幸此次抽檢浴巾樣品的甲醛含量未超過七十五ppm(百萬分之一 )標準。
消基會去年10月在台北地區十元商店、大型量販店與百貨公司,購買了二十三條價格介於七十九元至一千一百五十元的浴巾樣品進行抽檢,結果有五成二(十二件 )樣品驗出含有甲醛,還有六成六(十五件 )浴巾出現螢光反應。
消基會說明,經過儀器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浴巾樣本的甲醛含量均未超過標準值七十五ppm,但是日本已嚴格規定,二十四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紡織用品不得檢出游離甲醛,歐盟則規定嬰幼兒使用的紡織用品中,游離甲醛含量不得超過二十ppm,與國外相較之下,國內對於浴巾甲醛含量的規範顯得較為寬鬆。
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教授、消基會委員邢文灝說,浴巾中添加的螢光劑是一種染料,在光線折射之下,浴巾看起來會更加潔白鮮豔,至於甲醛則有防皺功能,也可以使浴巾摸起來更柔順,但體質過敏者接觸螢光劑或甲醛後,可能會出現過敏症狀。
〔記者周富美╱台北報導〕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指出,為了避免浴巾上殘留的甲醛與螢光劑引發皮膚出現過敏反應,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色彩太鮮豔的浴巾,在使用前最好先用溫水浸泡後清洗乾淨,降低甲醛含量。
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教授、消基會委員邢文灝表示,有些含有甲醛的紡織品,在使用過程中會慢慢釋放出甲醛,不論是螢光劑或甲醛,都可能會在使用過程中通過人體皮膚或是呼吸道接觸,引發過敏反應,至於是否會致癌?目前還沒有醫學紀錄,因此還無法下定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指出,根據臨床經驗顯示,使用新浴巾導致過敏而就醫的民眾並不常見,主要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與過敏反應不同,有些人接觸到甲醛之後,可能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就出現起紅疹、發癢等過敏症狀,但也有人拖到三天或兩個星期之後才會引發過敏反應。
潘企岳表示,對於有過敏體質者而言,不論年紀大小,使用新毛巾或浴巾之前,最好先用溫水浸泡,讓浴巾中的甲醛或螢光劑等物質經由水稀釋出來,然後再多洗幾次,藉此降低甲醛或螢光劑含量,使用起來比較安全,若無法確定過敏源的話,可以到醫院接受皮膚過敏貼布測試。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