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欲解除軍售禁令 志在大陸市場
【大紀元3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彥台北特稿)歐盟究竟何時會解除對中國的軍售禁令,眾說紛紜,可靠消息來源說,今年中旬絕無可能,比較「恰當」的時機應該是明年一月後,但有分析指出,銷售武器並非最終目的,歐盟是寄望大陸「投桃報李」,全面開放歐洲商品進口。
諸多評論認為,中國亟欲向歐洲軍購,大幅提昇自我軍力以突破美國對台軍售、海峽兩岸軍事平衡現況,因為在中國的想法中,唯有軍備凌駕台灣之上才能產生「統一安全感」。
因此,對於歐盟自一九八九年起,因「六四」血腥鎮壓而發出的武器禁運令,中國自是如芒在背,當然極欲去除。
中國政府原本信心滿滿,篤定在多方遊說和爭取後,促使歐盟同意解除軍售禁令,綜合歐盟各國態度更似態勢底定,不過,中共卻始料未及,三月藉由十屆人大三次會推出反分裂國家法後,不僅遭到台灣、美國、日本等國譴責,甚至連歐盟也表態反對。
這也使得歐盟在國際質疑與壓力下,擔心一旦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售令,將成為增添台海威脅的推手,原定今年六月解禁的可能性頓成泡影,不過,外界仍預測僅是把解禁稍微延後,因為解禁涉及實質利益因素。
前國防部副部長、陸委會副主委,現任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林中斌最近屢與歐洲人士接觸,獲知軍售解禁可能的最新動向。
他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歐洲國家與美國關係早先因伊拉克戰爭問題趨淡,但是,從歐洲人士與媒體對美國總統布什與國務卿萊斯近期訪歐好評不斷,顯見關係已見解凍。
他說,歐洲媒體近期陸續報導小布什在伊拉克推動選舉造成投票率高達七成,相關協助中東民主進程等事項,都予以高度評價,無形中加深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歐洲對美國看法的信任度,武器解禁與否及時間表當然成為重要事項目之一。
一般解讀,美國堅決反對歐盟解除軍售禁令有兩大理由,第一是歐盟對中國軍售將導致台海兩岸軍力失衡,美國維持亞太地區和平的戰略將會受到威脅;其次,歐盟的軍事科技有助於縮小美、中間的軍力差距,將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林中斌指出,美國有其立場和考量,因而再三呼籲歐盟切勿解除軍售禁令,其實,另一方面,歐洲也擔心失去承包美國國防工業的利益,所以在乎美國對解禁的態度,綜合上述外,最近則因中國政府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意外形成延後解禁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他說,可靠消息顯示,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應是勢在必行,時間約於明年一月以後。
有評論指出,軍售解禁看在美國眼裡可能意味著某種程度的軍事抗衡,中國欲購入的軍備對美國可能形成威脅,除改變亞太地區海、空形勢外,例如一旦購入捷克的反隱形雷達,更可能破解美國的F-117隱形轟炸機的罩門,這些都是美國不願意見到、也無法接受的事。
林中斌認為,如果歐盟解禁,也勢必會考量到美國的憂慮因素,所以,可靠消息指出,解禁同時會附帶條件「售量不售質」,而所謂「質」即是指高科技武器,至於「高科技武器」如何定義,相信必有週詳討論。
中國與歐洲對解除軍售禁令的態度,是否另有深層動機也令人多作聯想,林中斌分析說,歐洲國家在商界壓力下,極力設法開拓中國大陸的銷售市場,藉由軍售解禁對中國示好只是一塊「敲門磚」,真正所圖的是大陸完全開放歐洲商品輸入,尤其是汽車和香水。
林中斌認為,中國本身自是心知肚明,也瞭解本身可能購入武器的種類及功能,所以,實際上,對北京當局而言,要求解禁只是一個表面理由,真正的目的在於與歐洲修好關係。
此外,歐盟實施對中國武器禁運的背景在於「六四」事件,如果歐盟解禁,似乎意味著中國人權有所提昇,當然會對北京當局的「人權困擾」更有「撫慰」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