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離汽車大國路遠山遙
【大紀元3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3月26日香港報導)中國汽車生產和銷售,近年來呈現出曲線上升趨勢。中國希望能成為世界最大汽車生產銷售國。但是,業內專家認為,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還有非常長的道路要走。
*人均擁有量相當於美國百年前*
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中國的人均汽車擁有量只處在世界中下游水平,也就是相當於美國一百年前的水平。中國汽車工業的專家認為,中國的汽車生產需要突破許多關口和瓶頸,才能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路況格局無法大改*
首先,中國的汽車發展面臨道路問題。轎車的主要銷售地帶 — 沿海開放城市和各直轄市還有各大城市,由於近年來汽車數量猛增,交通堵塞問題日益嚴重,利用城市交通上下班的市民,苦不堪言。共產黨1949年開始管理各大城市以來,各地城市交通路況基礎建設基本格局都已定型,無法做出大的改變。各城市建設規劃,都沒有未雨綢繆,沒有考慮到普通百姓購買轎車造成路面擁擠不堪的狀況。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說:「我們的城市,原來是建立在一個公共交通為主要通行工具,建立在交通非機動化這個基礎上。我們的城市表現出不適應汽車社會的到來,包括我們現在所在的上海市。」
*城鄉差別明顯*
馮飛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和發達國家汽車市場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中國的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 對於中國這樣的城鄉差別非常明顯的國家,需要把城市問題和農村問題分開來分析。中國目前有5.5億城鎮人口,市場消費潛力非常巨大。但是,馮飛認為,人口眾多和汽車銷售量必然增多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繫。人們手中必須有錢,還需要有道路,否則汽車在哪裡開呢?
*汽車生產有法不依*
另外,要想形成主要汽車大國那樣的生產銷售規模,相應的法律法規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史玉生律師說,在汽車生產的法律保障方面,中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史玉生說:「中國的汽車生產也存在許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有法不依問題。」他說,中國也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規,已經解決了無法可依的問題。但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也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
*購車用車環境欠佳*
上海汽車行業協會的唐煒延也認為,中國汽車業發展的外在環境,的確需要加以改善。
唐煒延說:「我們覺得,現在中國的購車用車環境不太理想, 某些方面還有弱化。比如,貸款門檻的提高,保險費用的上升,油價的繼續上漲,維修費用的昂貴,停車又比較困難,等等,使得購車用車環境不夠理想,甚至變差。新聞媒體對於私人機動車使用城市道路資源過渡的這種宣傳,也使得大城市消費者難以確立購車信心。」
*通用汽車起訴奇瑞侵權*
對於中國汽車製造廠家來說,侵犯外國廠家的設計專利知識產權,也許能高興一段時間,但總的來說,是得不償失的。中國打算在美國市場推出的奇瑞汽車,目前已經遭到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起訴,打起了侵犯知識產權方面的國際官司。
*須建立完善貸款制度*
除了外在的硬件條件不夠成熟之外,如果光是指望消費者用現金來購買汽車,那麼,中國汽車工業永遠無法趕上或者超過發達汽車國家。匯豐銀行公司銀行部、汽車與運輸部高級主管凱倫· 亞當斯,長期從事中國汽車行業的金融工作。她認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良好、完善的貸款制度。
來自加拿大的凱倫說,在加拿大,百分之九十多的汽車都是以貸款方式銷售的,但在中國則不同。中國人拿著大筆現金來買車。她說,在中國買車的,一般還是以單位為主,比如政府機關,軍事單位,國營企業等。凱倫說,這也就是大家在馬路上看到如此多的豪華轎車的原因。
凱倫的專長,就是在中國銷售汽車的金融貸款。她認為,中國汽車銷售量,有百分之八十五都是單位購買的。當然,這幾年情況也在不斷變化。不過,凱倫說,中國的金融信貸行業,還需要向西方學習,否則,汽車工業特別是銷售業這一關,是無法跨過去的。
*中國人不大肯借錢消費*
凱倫說:「中國人不大願意借錢消費,信用制度開始在中國實行沒有幾年,從整體上來看,信用卡的使用也沒有推廣和普及。中國人很少用抵押貸款來買房子。即使有,也是近些年來開始流行的。
另外,凱倫說,中國在貸款方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還沒有做。那就是,中國沒有成立一個中央數據庫,那些想貸款給消費者的金融或者貸款機構,無法到這樣的中央數據庫調查消費者的信用情況。
*應建立中央信用局*
另外,中國也沒有一個中央信用局,無法像美國加拿大那樣,一旦出現呆賬壞賬,也就是借錢人賴帳不還,可以通過中央信用局來把這筆賬記在或掛靠在該人的房產或其他法定財產上。
在美國和加拿大,房主在賣房子時,買主一般會查看賣方的財產是否有其他欠帳沒還的賬目還「靠」在上面。如果有,那麼,法庭或買方律師都會以賣方有賴帳行為作為理由來阻止這筆賣房交易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從法律上來講,這個賣主是不能把這樣的房子拿到市場上去出售的。(//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