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十七日專電)一場難得的跨國際歐亞合作的藝術大展「荒漠傳奇˙璀璨再現-敦煌藝術大展」,主辦單位歷經兩年多的籌畫,三月下旬和六月中旬起,分別於台北及高雄兩地展出。
展品來源包括中國敦煌研究院、法國國立亞洲藝術-吉美博物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以及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等五個單位提供的精采藏品共一百餘件。
其中,法國國立吉美博物館提供借展的敦煌絹畫真跡,更是自敦煌藏經洞出土後,為法人伯希和(PaulPelliot)於一九零八年攜取敦煌文物珍藏數千件返法以後,近一世紀首次赴法國以外展出。
此次將散失各處且各與敦煌有不同際遇聯繫的珍貴文物同聚在台灣展出殊非易事,堪稱空前的文化盛舉。
敦煌藝術大展的主題單元,涵蓋佛教藝術、敦煌舞樂、建築藝術、服飾紋樣、文物原蹟、壁畫摹本、社會生活等七個單元。
展出內容精緻多元且豐富,同時兼具藝術性、宗教性和觀賞性,是莫高窟自一九零零年被發現以來最精采的一次國際展出。
敦煌原本只是一個空間地理的名詞,經過了時光歲月的淬煉,轉化成為一個代表永恆不朽的人文歷史專詞。她是人類歷史文明的光輝見證,也充滿著異域文化神奇華麗、令人嚮往、歷史傳承等的多元意義。
敦煌地區流傳後世重要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莫高窟為代表的佛教藝術寶庫。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在敦煌鳴沙山東麓之上,上下五層,南北延綿一千五百餘公尺。
佛教於東漢明帝時,始傳入中國,其後陸續有高僧東來傳經弘法,敦煌既居西域門戶的樞紐,故成為佛教東傳的第一站。公元三六六年開始,高僧釋樂尊在鳴沙山開鑿第一個龕佛窟,其後,另一位高僧釋法良在同一窟側繼續開鑿,自此肇始了千餘年來不斷的開窟鑿洞,締造了敦煌石窟獨樹一格的人類珍貴遺產。
現存北朝至元代十餘個朝代,總計四百九十二座洞窟;壁畫四萬五千平方公尺,彩塑二千餘尊,書畫文物達五萬餘件。
莫高窟結合建築、壁畫、彩塑等綜合藝術表現,不但成就了光輝燦爛且規模龐大的佛教藝術寶庫,也成為照亮人類亙古文明中的一顆明株。
此次「荒漠傳奇˙璀璨再現-敦煌藝術大展」,最大的特色在於展品質量均佳,中國敦煌研究院提供六十七件經過鑑定的一、二級珍貴文物,包括壁畫臨摹、佛像雕刻、磚樣紋飾,並且展出盛唐時期第四十五窟、晚唐時期第十七窟藏經洞及第三窟的原尺寸模型,讓民眾可以近身體驗敦煌石窟的神秘與偉大。
至於來自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的十餘件敦煌原版絹畫,更是首次對外曝光,品質之精緻至今仍讓人嘆為觀止。 台北故宮提供十二件張大千敦煌臨摹作品,此乃大千居士依憑個人學養造詣,採復原式臨摹所完成的,色彩十分鮮豔,提供觀眾對敦煌藝術更寬闊的想像空間。
此外,主辦單位之一的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也將提供二十一件經過考證而發展出來的敦煌樂器,可和展出壁畫相互輝映,預料將可創造出更有趣的展覽氛圍。台北場次將展出一百零二件作品,舉凡規模、意義和價值都相當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