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中心之名行國內投機之實?
【大紀元3月17日訊】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唐英年3月16日宣讀2005/06年度財政預算案。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唐英年為香港所勾畫的“金融中心”,原來是一個面向中國內地的投機炒作基地。他有關“香港人民幣債券”以及一些吸引外地資金的建議,都涉及中國內地的金融安全問題。
一如外界所料,唐英年在這份預算案中並未有“大動作”,只在一些稅務的安排上給予市民有限的好處。唐英年在這份以“鞏固復甦、面對挑戰”為題的財政預算案內,用上較多的篇幅(共15段,預算案全文共113段)討論“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唐英年指出,特區政府將著力提升企業管治水平、發展人民幣業務,以及推動資產管理。從表面上看來,這些措施是香港作為國際中心所必要的,但當細味之後,卻發現鼓吹投機炒作、依賴祖國的意味甚濃。
唐英年在預算案中重點提到,特區政府將研究發展人民幣業務,包括“考慮在港建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機制”。目前,香港所提供的人民幣業務,包括人民幣存款、兌換、匯款及信用卡業務。
眾所周知,基於內地實行外匯管制的關係,資金流進內地市場炒賣債券的活動受到限制。特區政府有意開發人民幣債券,無疑是為投機資金開闢另一條出路。在外界預期人民幣早晚升值的情況下,“香港人民幣債券”之路一通,炒作的活動勢將升溫,衝擊著中港兩地的金融體系。
唐英年在預算案中,盛讚中央政府適時推出宏觀調控措施,抑制過熱的經濟增長,“解決部份行業失衡的問題”;然而,唐英年有關“人民幣債券”的風險尚待論證,如果貿然推出,只會跟中央政府“加強金融安全”的意向背道而馳。香港特區政府固然可以從債券賣買中所得的印花稅而達到增收的目的,但中國經濟出現風險時,香港經濟也會遭波及。因此,這方面的建議,必須作出更周詳的考慮。
另外,唐英年提到,“為了進一步推動香港的資產管理業務發展,政府在去年就應否取消遺產稅諮詢有關團體和公眾。對於應否取消這稅項,各有支持者”,最後,唐英年在預算案中宣佈,“在權衡輕重後,決定取消遺產稅”。
有一種意見認為,其他國家在遺產管理方面已比香港先行了許多年,特區政府此時決定取消遺產稅,對於能否吸引國際間富有人士轉投香港,效果成疑;故此,唐英年此舉的對象,極有可能是經濟快速增長、富豪人數與日俱增的中國。這也意味著,香港有機會成為國內貪官和從事非法活動人士的“洗錢天堂”。
根據現行規定,舉凡遺產價值在750萬元以上,遺產繼承人須向特區政府繳納7至15%不等的稅款;此稅項每年為政府帶來約15億元的收入。現階段,香港可說是少有仍徵收遺產稅的先進地方,在亞太區,包括印度、馬來西亞、新西蘭及澳洲已在近20年先後取消了遺產稅,而在歐洲,意大利及瑞典亦已取消遺產稅。幾乎可以肯定,上述地區的富翁,絕少會為了節省遺產稅而把資產調到香港。香港跟國內地理環境接近,又無語言問題,可以預見,有關的建議,主要對象可能是國內的富豪。
中國的法規尚未完全成熟,不少富豪和官員都在一些擦邊球的經濟活動中圖利。之前亞洲時報在線報道有關深圳市委書記李意珍家人涉及“利益衝突”的商業活動,就是一例。一旦香港成為不法人士把“黑錢”調走的門閥,只會讓香港的金融中心聲譽以及祖國的利益受損。
唐英年在預算案中提到,“政府會繼續致力提升企業管治水平,以吸引更多本地及國際投資者…我們會在今年較後時間,向立法會提交兩條條例草案,賦予重要的上市要求法定地位,以及成立財務匯報局,加強監督核數師和提高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素…今年一月,香港交易所已推行一套新的《企業管治常規守則》,在董事及董事會常規、保障股東權利以及企業匯報和資料披露三個範疇,推行多項改善企業管治措施。”
事實上,“提升企業管治水平”已被討論多時,可說是特區政府的“良好意願”,唯政府之前在這方面紀錄,卻好像有點“有心無力”。
2004年11月,香港廉政公署(下稱“廉署”)趁內地電視生產商創維數碼(HK0751)的管理層到香港公佈中期業績時,拘捕了10人,當中包括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位列31的主席黃宏生,指他涉嫌行賄一名前會計師,偽造會計紀錄,協助集團在香港上市。事件暴光後,黃宏生仍出任集團的非執行主席。同月,廉署拘捕了10人,包括上市公司和寶國際控股(HK0039)主席,指他涉嫌挪用公司款項合共2,080萬元(港元,下同),巳被落案起訴。
同年7月,廉署調查先科國際(HK0724)管理層可能涉嫌一宗造市案,行動中拘捕了集團主席以及兩名律師,廉署後來更因此案而搜查香港多家報館。2月,廉署拘捕了兩家上市公司高層、基金經理及股票分析員等20人,懷疑他們涉嫌透過貪污手法操控股價及配售股份。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斷鼓勵良莠不齊的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集資,變相是為投資者擺設陷阱,並透過各類型的收費從中抽取利益。
中國內地與香港的關係日趨密切,唐英年這份預算案“拉近”兩地的距離,本是無可厚非。不過,觀乎唐英年宣佈的措施,似乎浪費了香港作為中國與國際間所能扮演的平台功能,以及作為大中華地區樞紐的角色。
在預算案公佈前夕,政黨及市民均希望唐英年能夠“派糖”(出台一些優惠的財政措施),以減輕生活負擔。在這方面,唐英年總算是回應了社會的訴求,提出將每名子女的免稅額由目前的3萬元增加至4萬元,與此同時,唐英年亦建議提供每年15,000元的免稅額予供養55至59歲的父母或祖父母的納稅人,而與這些父母或祖父母同住的納稅人則可享有額外的15,000元免稅額。
至於特區政府的財政狀況,受惠於2004/05年度的地價收入理想(比預期高出2.5倍,達313億元),期內的綜合帳目預計會出現120億元盈餘,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0.9%,是自1999/00年度以來,綜合帳目首次出現盈餘,不過,若扣除260億元的債券數額,綜合帳目則預計錄得134億元赤字。
唐英年這份預算案,可說是借盡了時機,利用香港經濟逐步復甦、政府管治出現變數以及中國經濟起飛所帶了的空間和時間,卻甚麼也不作。
亞洲時報在線:陳嘉莉 撰文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