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仗義執言 聲援溫總轟上海?
【大紀元3月11日訊】(亞洲時報記者邱鑫3月11日撰文)[今日頭條]香港-繼中國總理溫家寶一槌定音,把“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列為重點之一後,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近日也高調聲援溫總,罕有地公開警告“地方政府勿隨意引入外商投資”。有一種意見認為,近期中央高層紛紛表態高調放話,顯示有關利益集團背後的政治能量相當大。
《北京青年報》3月11日引述郭樹清表示:不加區分引進外資可能後患無窮。而虛假外商投資屬於投機性資本,將被調查懲處。
郭樹清指出:在資本項目方面,去年出現大量海外個人到中國境內購買房地產的情形,其中一些明顯超出了購房自用的範疇。國家外匯管理局發現,在有的沿海城市,海外個人購房一人多達幾十套甚至上百套,明顯帶有投機性質。
他又認為,在貿易和直接投資方面,也存在“弄虛作假”情況。就是說,從表面看是貿易活動或直接投資,但實際上是用來購買人民幣資產或者房地產,進行投機。甚至還存在相當數量的“假外資”。
郭樹清強調,投機資本在當地炒房地產,把價格抬得很高,一時看著很繁榮,但其實對改善投資環境沒有好處,因為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會帶動整體生活和商務成本的上升。特別是,這對當地的金融機構、企業甚至居民個人意味著很大的風險,一旦泡沫不能持續,就會造成巨大虧損。
郭樹清表示, 國家匯管部門與其他有關宏觀經濟部門,正就資本流入中,存在違規行為進行調查,並將進行嚴處,將調查及懲處那些和投機性資金有關聯的非法活動。
分析人士認為,郭樹清的表態顯示:假若地方有人利用房地產熱潮拉抬經濟數據,甚至企圖利用這些不顧後果的行為做大自己的政績,中央決不會坐視不理。
郭樹清雖沒有點名指出所指的“地方政府”是誰,但其對象已屬呼之欲出。《北京晨報》2005年2月17日報道:美國花旗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內地除了上海外,還有天津、瀋陽和寧波3個城市也真正出現了房地產泡沫風險,但該報告也認為:泡沫短期內破裂的可能性不大。
《瞭望東方週刊》2月初的一期引述浦東聯陽社區鼎軒房產的銷售主管尹延指出,他們公司的客戶比例基本上是溫州人70%、境外人士20%,上海本地的僅占10%。
另外,報道引述金豐易居上房置換市場部經理鄭翎昀說:“上海樓市現在都不是中產階級在買房了,隨便一套房子都要一二百萬。不管是溫州人還是境外的投資者,其實現在大家都在賭,就看最後一棒最終落到誰手上。”
《瞭望東方週刊》又引述中原地產提供的資料顯示,2004年年底,上海二手房投資購房的比例已經達到了40%。
據指出,二手房市場炒作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市場上大量空置房的出現。據泛城租售網2004年底對上海房屋空置率的調查,包括交付使用少於一年的樓盤在內,上海房屋的空置率已經達到12。8%,其中黃浦區的空置率已經達到18。2%,已經超出了國際上10%的警戒線。
《瞭望東方週刊》報道又指:外地人(包括境外人士)被上海樓市的強勁走勢惹紅了眼,攜鉅款拼了命地想進城。2005年關口,溫州人、臺灣人,歐美人以及俄羅斯人,對上海樓市的熱情開始顯山露水,事實上溫州人使的已是回馬槍了。
中央要在此時叫停中國房地產炒作,並非無的放矢。因為,有跡象顯示,一些別的城市也開始依樣葫蘆,學上海的模式推動經濟。國家統計局網站2月中發佈的一篇署名分析文章顯示:就房屋銷售價漲幅排名而言,全國35個城市中,去年上海與瀋陽並列第一位,南京與青島並列第三位。就土地交易價格漲幅排名而言,前三位分別是杭州、上海和南昌。就房屋租賃價格漲幅而言,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杭州、銀川和重慶。
另外,新華網3月11日報道也指出,外資銀行在深圳快速擴張。據報道,今年首家入駐深圳的外資金融機構——美國聯合銀行深圳代表處10日正式開業。截至目前,在深圳的外資銀行共有38家,其中經營性機構31家,代表處7家。深圳外資銀行總資產為91。17億美元,在內地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
巧合的是,《深圳特區報》2月7日報道,2月2日,農曆臘月二十四,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麗滿,省委常委、市長李鴻忠率團乘坐火車,前往上海“取經”。據《深圳特區報》,2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市委副書記、上海市長韓正與黃麗滿、李鴻忠、李意珍等深圳市領導會面。報道指,陳良宇特別公開表示:“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公認的中國經濟的發動機。深圳和上海分屬兩地,各負重任。”
上海房地產市場自1999年開始猛漲,連年房價漲幅都是雙位數字。據上海市統計局的數字,2004年上海住宅商品房價格較上年上漲14.6%,至每平方米6385元(人民幣,下同)的高位。上海天地行房地產營銷公司的資料顯示,2004年全市住宅商品房均價突破每平方米7472元,同比上漲23.75%。不少專家都認為,商界的數據較官方的數字更貼近現實。
對於這個情況,中國媒體和專家現正分為兩大陣營。主流的陣營包括各中央和上海以外的地方媒體,他們認為上海房地產市場涉及人為操控囤積,這種情況並不健康,這種意見得到不少社科院專家和外國銀行家的聲援。另一方面,上海的媒體則力主該市房地產仍在“健康發展”,大力聲援該市領導,而中國建設部以及一些房地產業界組織,也全力支持上海。
有一種意見認為,近期中央高層紛紛表態高調放話,顯示有關利益集團背後的政治能量相當大。這場風波會否繼續燃燒,甚至會否引發高層新一輪的互動,將成外界關注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滿49歲的郭樹清,是于光遠和吳敬璉兩位中國經濟大師的高足。《閱讀參考》2000年第一期指出:1978年,郭樹清作為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生跨入南開大學哲學系,1982年大學畢業後,他放棄了哲學專業考取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碩士研究生,1984年,又順利地考取社會院博士研究生,師從于光遠,專門研究比較社會主義體制。1987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分配到國家計委,轉年8月,參加吳敬璉課題組,合作發表了影響深遠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設計》。1998年4月,和李劍閣一起出任“經改辦”委員,這個特殊的辦公室只有他們兩個委員。郭樹清是十分幸運的,他先後得到了兩位大師的真傳。
1988年5月,飽含郭樹清等人心血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總體設計》研究報告全部完成,呈報最高當局。這份完全以市場經濟為出發點,以市場經濟為目標的所謂“總體設計”,雖然頭頭是道,論據充分,但並沒有獲得迅速反應和重視。當時極“左”思想還很有市場。從上到下的觀念還沒像現在這樣開放,他們的設計顯得過於超前了。郭樹清等人的研究心血,只好束之高閣,
在南開大學時,郭樹清讀的是哲學專業;讀碩士時,主攻政治經濟學;讀博士時,專攻比較社會主義體制。這使得郭樹清不僅常用比較縝密的態度研究經濟問題,而且更喜歡站在全球的格局來分析中國。
朱鎔基任副總理後,吳敬璉、郭樹清等人在八十年代末完成的那份《中國經濟體制中改革總體設計》的研究報告,又被朱鎔基找出來了,朱鎔基不但對這份研究報告很感興趣,而且建議逐步採取這一方案。郭樹清為報告嘔心瀝血頗多,逐漸被高層人士注重。1996年,年屆四十的郭樹清被提拔為國家體改委秘書長。1998年,體改委改為“經改辦”後,郭樹清被任命為“經改辦”兩委員之一。郭樹清再次向“上”走了一步。(//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