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天龍八部」入選中國大陸高中教材
【大紀元3月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一日電)新學期開始,中國大陸許多高二學生發現,新版的第四冊語文讀本中,首次節選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作為課堂教材。
重慶晚報今天報導,新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去年十一月出版,首次選入王度廬的「臥虎藏龍」和金庸的「天龍八部」兩篇武俠小說,分別排在第五課和第六課,並合為一個單元,取名為「神奇武俠」。
課文節選「天龍八部」第四十一回「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講的是蕭峰到少林寺救阿紫,在山上力鬥丁春秋、慕容復、游坦之三大高手一節,充分展示他的絕世武功和英雄氣概。
據指出,二零零一年,中國教育部曾計劃改革初中語文教材,包括選入金庸作品,引起各方激烈爭論。
批評者認為,武俠小說作為一種娛樂性文學形式,思想境界不高,如被選入教材,難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很多中學教師擔心,武俠小說的打殺場面和言情描寫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報導說,在種種壓力下,中國教育部出面闢謠,明確表示金庸文章不會成為學生必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也表示不會收入金庸武俠小說。
但三年後,金庸小說仍進入中學課本。
新版教科書編撰者認為,作為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金庸把江湖傳奇與歷史風雲、俠義柔情與絕世武功、人生哲學與民族文化傳統熔為一爐,開闢武俠小說的嶄新境界,提升了武俠小說的可讀性和文化品位。
報導引述學生表示,「天龍八部」他已看過七遍,但在課本上看到它時,仍讀得津津有味。
高二語文教師說,金庸小說對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文學品位都有好處。
西南師大文學教授韓雲波也認為,武俠小說裡面包含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武俠文化中所表現的陽剛之氣,正是中國文化深處的夢想,對國民人格形成會有深遠影響。
另有專家說,不能因為有金庸作品入選,就認為是鼓勵中學生閱讀武俠、言情小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