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生產 孕媽咪免驚
【大紀元3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專題報導)生產過程中,要求產婦灌腸、剃毛、禁食,甚至會陰切開等,這些醫療介入有必要嗎?婦女團體多年來呼籲政府正視生產過程過度醫療化的問題,終於獲得正面回應。衛生署今年下半年將在五家醫院試辦「人性化生產」先驅計畫,營造自然生產的環境,還給產婦尊嚴。
專攻「醫療社會學」的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嘉苓強調,生產是自然的過程,但在西方產科觀念主導下,卻被視為病理現象。把產婦當成病人,到醫院要穿上病人服,躺在病床上,任憑醫師「宰割」,產婦的自主性與心理需求根本不被注意。在回歸自然的潮流,以及反思醫療的誤用與濫用下,人性化生產開始被討論。
所謂人性化生產,是指讓婦女有參與和自主權,且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措施。美國推動的人性化生產「十大黃金指標」,包括不建議剃毛、灌腸、禁食、降低會陰切開比例、待產婦女可以自由走動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會陰切開的比例在二成以下,但國內自然產的會陰切開比例卻高達九成,比美國的三、四成高,即使和東方的日本相較也偏多,這與居高不下的剖腹產率一樣,成為我國奇特的生產現象。
「台灣生得急!」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副教授郭素珍解釋,並非所有產婦都需要切開會陰,但醫師多半沒有耐心等其自然裂開,直接切開比較方便。事實上,多給孕婦一點時間,讓會陰有機會延展,就可以不用挨刀。
至於剃毛和灌腸,同樣是為了方便醫護人員。郭素珍說,灌腸是擔心產婦因為生產過程用力,而解出大便,弄髒產檯,而剃毛則是方便醫師縫合會陰傷口。
此外,許多醫師把產婦當成「剖腹產候選人」,因此禁食、禁水,但長達七、八小時的生產過程,不吃不喝,如何有體力生產?
不只如此,產婦一進醫院就被吊點滴、綁上胎兒監測器,只能乖乖躺在病床上動彈不得,但待產過程適當的走動,反而更有幫助,也因為如此,產婦只能千篇一律在半坐臥式的產檯生,完全排除其他生產姿勢。尤有甚者,醫師乾脆在點滴中加催生藥,以免晚上要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來接生。
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李茂盛解釋,婦產科醫師雖然肯定人性化生產的觀念,但是醫學上為產婦做的常規處置,都有事實的必要。
以會陰切開來說,由於東方人骨盆與陰道直徑小,如果不切開,會有嚴重的撕裂傷、同時有產後陰道鬆弛、尿失禁等問題,嚴重者造成嬰兒缺氧。至於剃毛與灌腸,則是避免細菌感染;而綁上胎兒監視器,主要是為了掌握胎兒的動態,李茂盛強調,萬一有醫療糾紛,「誰要負責?」
主持衛生署「人性化生產」計畫的郭素珍坦承,國內的婦產科醫師很難接受這樣的觀念,因此下半年在台北榮總、三總、台北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林口長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試辦,最後只有近十位醫師願意參與。
不過,吳嘉苓認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因為十幾年來,我國剖腹產率超過三成二,恐是世界之最,生產過度醫療化是原因之一,然而政府始終沒有積極作為,如今在醫院試辦人性化生產,「雖然來得很晚,也算動了起來」。
經驗談╱她跪著生產 由老公剪臍帶
(記者鍾麗華╱專訪)三十出頭的郭美芳,擁有碩士學歷。一向勇於嘗試新事物的她,去年7月在家生了頭一胎。只是在助產士趕到前,小寶貝已迫不及待來到人間,美芳靠著先生的幫忙,寶寶順利呱呱墜地。孩子的臍帶,還是美芳的先生親手剪斷的!
「問過所有生過孩子的朋友,她們幾乎不記得推進產房後,發生什麼事?」但美芳認為,生產是重要的個人經驗,抱著「只生這一次」的念頭,她決定在家生產。當然過去不愉快的婦產科就醫經驗,也是美芳選擇離開醫院生產的原因之一。
美芳強調,「懷孕不是生病」,但一進醫院,就被當作病人,產房就像病房。加上對醫師的權威與專業,無法置喙,被推進產房,完全失去自主性,任憑處置。聽聞朋友的生產經驗,每一個都被打了催生針,過度的醫療介入,讓美芳不以為然。於是她開始搜集資料、閱讀書籍,著手寫了自己的「生產計畫」,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不過,令她灰心的是,國內資訊缺乏,連要找一個助產士都難上加難。一聽說要在家生產,所有的親朋好友都舉雙手反對,甚至年邁的婆婆也擔心,她只提了一次,就不敢再說。產檢的醫師一開始也因風險太高,試圖阻止,在美芳的努力說服下,最後還是介紹一位助產士幫助她。
生產的時刻來臨了。原本美芳以為頭一胎沒這麼快,還不急著聯絡助產士,沒想到小寶貝卻迫不及待出世。美芳以走動來減緩陣痛,靠著先生的陪伴與安慰,終於「跪著」生下寶寶。
美芳說:「生產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不需要任何人幫忙。」當然,生產的姿勢,也是選擇自己最舒服的。
為了讓寶寶適應新環境,出生後美芳沒有立刻剪斷臍帶,反而連著臍帶、抱著寶寶三十分鐘之久,直到臍帶血乾了,才由先生一刀剪下。因為共同參與新生命的誕生,讓美芳與先生、小寶貝三個人的生命緊緊相繫。
令美芳遺憾的是,當初因手忙腳亂,沒有按照生產計畫書執行,來不及聯絡攝影師,沒有記錄下這一刻。
看問題╱人性化生產 助產士居要角
(記者鍾麗華╱專題報導)在國外的人性化生產環境中,助產士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我國卻在一九九二年取消醫院助產士編制,加上健保給付壓力,不少助產所倒閉關門,如何「復興助產士」,讓她們成為在醫院生產的全程陪伴者,給予產婦心理支持,是推動人性化生產關鍵的一步。
不過,國人過度信賴醫師、迷信文憑、強調醫療儀器與設備,俗稱「產婆」的助產士幾乎就要消失。即使輔英科技大學開辦助產系、台北護理學院成立護理助產研究所,由於國內沒有市場,同時醫院取消編制,於是年輕學生畢業後,投入的仍是一般護理的領域,頂多當個助產護士,使得助產士面臨嚴重斷層。
事實上,在一九七○年以前,助產士仍擔任台灣大部分接生工作。然而現在生產,幾乎全由醫師包辦,助產士僅負擔零點一%,一年接生約二千名新生兒。雖然目前有五萬餘人領有助產士證照,但真正開執業卻不到一%。健保開辦後,合約助產所也從三十一家,減少至目前的二十家左右。
中華民國助產學會理事邱明秀觀察,許多國家的助產士發展,跌入谷底又爬起。以新西蘭為例,在一九九○年助產士接生率幾乎到零,但三年後上升三十五%,現已達七成。美國也由一九七五年的零點九%,上升到一成。而我國的助產士要回到工作崗位,仍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長期研究助產士發展的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嘉苓強調,「既然目前主流生產在醫院內,那就從醫院改革起」,讓醫院恢復助產士編制,並與醫師聯合執業。尤其許多醫院反映招不到婦產科醫師,助產士或可解決人力需求,擔任第一線接生,若產婦有高危險妊娠、胎位不正、高齡產婦等情形,才由醫師接生。
吳嘉苓指出,重用助產士對降低剖腹產率,對營造人性化生產環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助產士瞭解產婦,協助產婦建立信心,增加自然產能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