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六日電)封關日台股已逐步恢復生機,避開35號公報效應,選股策略宜從已公佈年報尋找獲利佳個股,以免受到潛在公佈利空,再由年報佳個股中找尋上半年處於成長的產業,包括部份電子、營建、鋼鐵、汽車零組件及金融股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財務會計準則第35號公報」是確保資產帳面價值不超過可回收金額,自今年開始實施,企業將由過去「自行決定資產是否重估」,改為強制財報必須依35號公報,進行「資產減損評估」。自宣佈實施以來,不僅使部分長投比例過重的公司面臨鉅額的投資損失呈現,也衝擊台股元月行情,不過對台股影響仍屬短空長多。
分析師對此表示,一些長期投資部位大,近年來營運不理想的上市櫃公司,現在必須在當季財報中,明確表達「長投」的損失,未來恐怕會出現大幅認列業外虧損,甚至侵蝕本業獲利的情況。
日盛投顧分析,對於長投部位大且最近幾年虧損的公司,將造成重大的壓力,而且這些公司大多數可能都是電子股。電子業轉投資比重本來就高,這幾年來營運衰退顯著,一旦長投在損益表上清楚表達,將形成業外虧損大幅增加的情況。
台股自今年開盤以來,加權指數節節敗退,不僅元月行情破滅,甚至大盤也失守所有均線支撐,原本的層層支撐已轉為重重的反壓,不僅短線恐將陷入盤跌走勢,中多格局也恐將遭到破壞。終究其原因,除了美股令人失望外,台灣國內會計 7、34、35號公報的殺傷力才是最大的主因。
元月底大部份上市公司已公佈自結財報,受到去年第 4季台幣升值與第35號公報的實施,不少公司面臨業外損失的攀高,出口廠商的匯損壓力與轉投資過多的商譽減損,勢必將不斷上演,選股上宜避開有疑慮的族群。
倍利國際投顧認為,外資目前雖因財報疑慮消除及對後市看法較為明朗下而暫時增溫,但台股後續將面臨3/5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及4月初35號公報疑慮因季報公佈而漸增等變數,預期中期外資操作仍偏向保守。
展望2005年,台灣將面臨全球的升息風潮、美元走弱與台幣升值、高油價與中國宏觀調控等,這些因素勢必影響台灣國內出口成長放緩。
目前就業市場失業率已降至4%使得民間消費趨穩,而政府推動新十大建設也帶動民間投資的意願增加,評估民間消費與公共投資將扮演2005年台灣經濟的新動能。前行政院長於卸任前,通過台塑鋼廠與中油石化科技園區共計5053億元的投資案,未來完工後將分別對國民生產毛額 (GNP)貢獻0.33%與0.91%,將有效提振國內經濟。
此外,新十大建設930億元的預算已過關,其中約有7成屬於交通建設,包括台北捷運信義支線、機場捷運、污水下水道BOT及蘇花高速公路等,這對於營造、水泥、鋼筋等公共工程概念股無疑是受惠最大的族群。
受到台灣國內外廢鐵與小鋼胚行情看漲,台灣國內鋼筋價相對偏低,業者已正式調高鋼筋盤價,每公噸上漲 500元,成為每公噸 1萬3800元。此外,中國實施宏觀調控,近日討論鋼鐵出口量問題,計畫調整 17%的出口營業稅,使得大陸鋼價必須面臨調漲的考量,此舉將有可能減低鋼鐵出口量,對全球鋼價有穩盤效益。而且鋼筋股具新十大建設概念,將是原物料股重要指標。
自今年開始上市櫃公司不需發佈財測,改以簡易財測替代,能夠於年初就發表財測的公司,自然是相當看好今年的業績,這些標的與族群將是今年不可忽略的黑馬,其中又以營建業績優股最早表態,似乎有替除權行情熱身的味道。
去年台灣房屋推案量達6000億元,創下新高水準,銷售率大約 5成,即已銷售的3000億元房屋將從今年陸續完工及交屋,對後端建材﹣磁磚、衛浴、廚具形成強大需求,建材股業績可望進入高成長時代。
大展證券認為,針對35號公報選股方向,由已公佈年報尋找獲利佳個股,以免受到潛在公佈利空,再由年報佳個股中找尋上半年處於成長的產業,分析電子業有LCD面板零組件 (輔祥、瑞儀、力特、聯詠、中光電)、LED(億光、晶電、燦圓、東貝)、工業電腦與小型績優電子股 (鴻準、神基、至寶、大學光、擎亞);傳產業有營建 (華固、興富發、長虹、皇鼎、工信、皇昌)、鋼鐵 (中鴻、盛餘)、汽車零組件 (裕日車、耿鼎、和大)與金融 (第一金、台企銀、台新金、中信金、大眾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