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節流 大醫院輕症給付 擬減20%
【大紀元2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羅碧、洪素卿╱台北報導〕健保財務拮据,健保局昨天表示,今年擬較去年減少大醫院二十%輕症照護給付。所謂輕症,將包括一般感冒等,未來民眾小感冒上大醫院看病,會不會因為輕症照護健保給付遭到限縮,而被大醫院拒於門外,值得觀察。
受訪的醫學中心高層則稱,他們贊同「大醫院看大病、小診所醫小病」才是正軌,但輕症由誰定義﹖醫院難道能據此拒絕輕症病患?這些都要相關配套。
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表示,小病到小醫院看,大病到大醫院看,是政策既定方向。不過,有鑒於去年卓越計畫推動期間,醫師減開不必要的藥、減少非必要檢查,卻反遭民眾反彈。林芳郁認為,未來健保局、衛生署以及醫院得合作教育民眾,「沒病不上醫院,小病到小醫院」,才可能落實這項政策。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也認為,如果病患都知道小病就去規模較小的醫療院所就醫,大病、重症才到大醫院就醫,對節制醫療浪費及醫療資源很有幫助。不過,他也反問,當民眾覺得自己發燒可能會併發腦炎、頭痛可能是腦瘤的表現,或排便異常可能是癌症表現…,堅持要到大醫院就醫時,醫院還是不能拒看及拒收病人啊!
馬偕醫院院長黃俊雄也對輕症定義不明以及缺乏相關配套很頭痛。「難道要大醫院在掛號的地方設置檢傷分類櫃檯嗎﹖就算是急診檢傷分類,也只是分出優先順序,而非決定醫或不醫。病患到了門口也不能不醫啊﹖」因此黃俊雄認為,健保局一定要先教育民眾,否則根本不可行。
林口、台北長庚醫院院長陳敏夫則強調,長庚醫院的一貫立場是不能拒收病患,但是也不能醫療浪費,所以他認為去年第四季的卓越計劃才是回歸到常態的做法,健保局若要制訂政策,要考慮到其可行性。
另一家醫學中心的高層人士則認為,現在的門診部分負擔已經讓一般感冒的病患不會到大醫院就醫了,因為到醫學中心就醫不僅掛號費較高,且部分負擔是二百一十元,比診所高,如果健保局真的不要醫學中心看輕症病人,乾脆就再調高部分負擔。
林芳郁說,其實在總額支付的大帽子下,健保局縮減輕症給付,可讓大醫院做大醫院該做的事,甚至對近年不斷下滑的點值有幫助。「但重點還是一定要讓民眾了解,健保倒了對大家都沒好處,節制醫療浪費應該是大家的共識,別再逛醫院﹗」
對於這個問題,健保局官員表示,健保局會由加強家醫照護系統及深化民眾教育著手,感冒沒有特效藥,多喝水、多休息才是良方。官員也坦承,在過渡期間,的確有可能發生輕症病患遭大醫院排拒的情形,但小病上大醫院本來就不值得鼓勵,大醫院應以照顧重症為主,健保資源要花在刀口上。
健保局為了節流,已利用健保IC卡輔導門診就醫次數異常者,但對於一年就醫次數超過兩百次及一個月就醫次數超過三十次者,未來將修訂健保法,對於這些就醫次數異常者,限定就醫的醫院。
此外,健保局也將針對高利用、高費用及易浮濫的項目加強審查,健保局官員指出,在用藥部分,健保局將針對高血壓、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精神分裂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等用藥加強審查;手術方面,則鎖定白內障手術及全髖關節及全膝關節置換術;檢查項目部分,擬針對超音波及胃鏡進行加強審查;醫療照護部分,則針對呼吸照護及洗腎加強審查。
健保局副總經理賴進祥表示,這些節流措施若全面推動,預估一年可為健保省下八、九十億元,但與健保費是否要調整是兩回事,不管健保費是否要動,節流措施的腳步都不能停下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