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特稿)世界貿易組織 (WTO)本周結束了長達三周的服務業密集談判,各國代表普遍感受談判進度及品質明顯落後,目前需要各國首府的政治意志及明確界定目標;台灣首席代表、國貿局長黃志鵬認為,台灣不但在政治階層要有旺盛企圖心,更應以「務實」原則,創造真正的商業機會。
據了解,台灣在與瑞士的雙邊諮商時,瑞士代表質疑台灣要求瑞士開放鐵道服務。一向以其完善鐵路設施及服務自豪的瑞士詢問,難道台灣真的要進軍瑞士鐵路服務市場嗎?
黃志鵬以此為例表示,台灣爭取外國服務業市場開放,應更務實,須要考慮可行性及實際商業利益,只是漫天開價,不會有實質效果。
在杜哈回合談判中,相較於農業及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議題,服務業談判乏善可陳,雖然各國認為服務業貿易自由化是杜哈談判的重要部分,但許多國家都還是採取觀望、懷疑的態度,2003年三月就應提出的初始承諾清單,現在仍有四十二國無法執行,已提出的清單內容也是「貧乏空洞」,多數在重複既有的承諾或規範,令人懷疑在今年十二月底的香港部長會議中,是否能繳出像樣的成績單。
在過去三周會議中,比較正面的發展是,各國都有強烈的「迫切感」,提出更多的建議及積極展開雙邊諮商,但目前最需要的是來自首都的政治決心與指導,以及各國明確界定其目標。
以台灣而言,根據統計,台灣是全球第十五大貿易國,但服務業貿易排在二十名之外,而服務業佔台灣GDP 的百分之六十七,水準及開放程度接進先進國家,在杜哈談判中,將服務業列為「強項」,採取攻勢。
黃志鵬表示,WTO如果能順利在2006年完成杜哈談判,服務業貿易部分也獲致具體成果,各國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預估屆時台灣服務業貿易有增加一倍的空間,可突破九百億美元。
他強調,在服務業談判中,除了本身的承諾外,更將積極要求各國對台灣服務業開放,台灣須務實鎖定最有利及可行的項目,其中包括電腦、海運、電信等。
鑑於這次談判的經驗,黃志鵬特別強調創造商機及可行性兩項要件,他表示,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即使得到對方讓步,卻無法轉化為商業利益是沒有意義的。
根據七月套案,除了低度開發國家外,WTO會員國應在五月提出進一步市場開放的修正清單,將考驗各國的誠意及服務業談判的前途。黃志鵬說,在未來三個月將與相關部會密集會商,逐條、逐項檢討台灣的清單內容,除了展現台灣對服務業市場開放的承諾與積極參與外,擴展台灣服務業海外市場是優先目標。
服務業談判沒有「模式」或「公式」可循,範圍又極為廣泛,更涉及台灣法令,加上許多開發中國家將視農業及工業產品談判進展,再決定服務業談判立場,因此,過程阻力重重。對台灣而言,服務業有最大的發展空間,如何展現政治意志,有效整合各部會與民間業者力量,也將是杜哈談判的最重要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