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際要聞

KPA 掌握開啟北韓未來之門的鑰匙

【大紀元2月19日訊】(亞洲時報記者Yoel Sano 2月18日撰文)各種關於北韓政權風雨飄搖的傳言滿天飛,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使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遇刺身亡或被罷黜,北韓人民軍(KPA)仍會在未來的政治體制中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北韓的任何改變都將非常有限。儘管有報道稱,一些持異見的將軍已經叛逃到中國,金正日及其軍隊依然牢牢控制住著權力。總而言之,北韓軍隊是解決當前核危機和進行變革的關鍵所在。

金正日依靠軍隊維持自己的統治,放棄核計劃可能危及他的權力。

平壤本月召開了一次意在強化國家“軍事第一”政策的會議。這為今年一系列旨在加強政府領導的公共事件拉開了帷幕-今年8月有北韓結束日本殖民統治60周年紀念日,10月有執政黨-朝鮮勞動黨(KWP)創建60周年紀念日。但更重要的是,該會議反映出自金正日1994年繼位後KPA的權力和影響上正不斷加強。事實上,隨著軍隊的權力日益膨脹,北韓過去十年來已經發生了一場“靜悄悄的政變”。因此不管金正日本人發生任何變故,KPA對北韓的控制在一定時期內不會動搖。

金正日的軍事統治

金正日身兼三個職位,即國防委員會委員長、KPA總司令和執政黨KWP總書記,其中前兩個授予他對軍隊的控制權,因而才是最重要的。據南韓Yonhap新聞社透露,金正日2004年87次公開露面有2/3都與軍隊相關,這大致可以反映他自執政以來每年參加公共活動的狀況。儘管KWP是執政黨,但“軍事第一”的政策意味著軍隊已經取代了黨。

KPA是北韓最強大的力量,而且也是唯一能真正震撼金正日統治的組織。北韓是全球最軍事化的國家,區區2300萬支撐著一支有110萬軍人的龐大武裝力量。據南韓國防部估計,KPA的官方開支占北韓GDP的15.5%-根據非正式統計則超過30%。因此誰統治北韓都必須控制KPA。鑒於至少發生兩次未遂政變(而且金正日也知道美國之所以能輕易占巴格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薩達姆所倚重的軍隊與美軍達成了交易),金正日對KPA進行嚴密監視。

多個機構監視軍隊

金正日不能把軍隊的支援當作理所當然之事,必須苦心經營,與軍事將領維持密切的個人關係。由於金正日奢侈頹廢的生活方式和缺乏軍隊經歷,軍隊對他十分反感,這使許多觀察家一度相信他在其父金日成去世後很快會被廢黜。而且當時軍隊仍然控制在一些位元高權重的老同志手中,這些人曾與金日成一起出生入死,在20世紀30年代抵禦日本帝國軍隊和1950-53年朝鮮戰爭期間抵抗南韓和美國軍隊。但隨著保守的老同志一個個去世,金正日通過提拔自己的親信進入軍隊高層逐漸鞏固了自己的權力。自1992年以來,他晉升了超過1100名將軍,使該國的將軍人數達到1400名。北韓軍隊中將軍與部隊人數的比例必定居世界最高行列,金正日因此能夠控制住軍權,但軍隊對他的影響似乎也比對他父親的影響要大得多。

金正日如今作為國防委員會(NDC)委員長控制著KPA,NDC中不乏他的鐵杆支持者,如KPA總參謀長金永春次帥和國防部長金一哲次帥。KDC的第一副委員長趙明祿次帥還是KPA的總政治部主任,負責監督所有軍事人員尤其是高級軍官的行動。趙明祿在總政治部的兩個副手Hyon Chol-hae和Pak Jae-gyong幾乎伴隨金正日在任何公共場合露面,兩人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另一個幾乎總是伴隨金正日左右的核心支持者是總參謀部作戰部的領導人Ri Myong-su將軍,他是北韓年輕一代領導人之一(其他人都在70歲以上)。

金正日還通過國家安全局和保安局消除了威脅其統治的潛在對手。這些機構都負責監督軍隊並相互監督,使政變策劃者和刺客對金正日沒有下手之機。此外,平壤周邊地區由金正日的妹夫張成澤的長兄張成禹領導的第三軍保護。此外平壤本身的安全由金正日的另一個親信領導的國防部隊負責守護。因此任何軍事力量都不可能闖入平壤推翻或逮捕金正日-除非他們得到了軍方高層和安全機構負責人的支援。

以前流產的政變

儘管金正日防範森嚴,但鑒於大量國民餓死和經濟陷於崩潰,發生政變絲毫不足為怪。據信在過去15年裏北韓至少發生2次未遂軍事政變。

據說第一次政變發生在1991或1992年金日成還沒有去世前。根據當時的報道,十幾名曾在蘇聯受訓和受軍隊改組影響的將軍策劃暗殺金日成和金正日,然後在國內實行大刀闊斧的現代化改革。但東窗事發後這些將軍全部被處決(有謠言稱他們在軍隊官兵的目睹下被綁在樹樁上活活燒死,以警示其他可能有類似意圖的軍人)。

第二次政變發生在1995年金正日繼位的第一年。據北韓軍事專家約瑟夫· 貝魯茲(Joseph S Bermudez Jr)透露,毗鄰中國的鹹境北道(饑荒最嚴重的地區)第六軍(也可能與臨近的第七軍一些人員合作)的一些軍官制定了沖入平壤的計劃,希望這次政變能得到平壤一些高級將領的支援。據說這次政變毀在第6軍指揮官金永春之手,他同年晚些時候被提升為總參謀部的參謀長。

此後,有關KPA不滿情緒的報道時有耳聞,但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變。據南韓情報機構透露,1997年9月北韓軍隊總政治部的一位副部長Ri Bong-won和農業相So Gwan-hui因被控充當南韓間諜和叛國而遭處決,其中後者還被指控破壞了北韓的農業系統從而導致了大饑荒。一年後,國家安全局副局長Kim Yong-ryong因高調批評北韓現政權並要求進行改革而被革職。然而,自九十年代末以來,有關北韓政變的消息日益減少。130名北韓軍隊將領叛逃到中國的事件表明,持不同政見的將領正在用腳投票而不是去發動政變。

伊拉克戰爭教訓:內部安全同樣重要

一些觀察家認為,去年4月北韓龍川火車站大爆炸是針對金正日的一次暗殺陰謀,因為那次爆炸恰好發生在他訪問中國回國途徑該站數小時後。金正日本人或許也這麼認為,這或許就是他突然解除任職不足一年的Choe Ryong-su的人民保安相職務的原因所在。2003年7月金正日任命Choe Ryong-su接替85歲的Paek Hak-rim(金日成的老戰友)負責國內安全即顯示他對後者不放心。在獲悉有關薩達姆的精銳部隊-共和國衛隊與美軍達成交易並准許後者長驅直入巴格達的消息後,金正日還在同一年夏天提升三位將軍主管軍隊安全工作,可見他對內部安全不敢掉以輕心。

不過,駐紮在南北韓交界處的前線第一、第二和第五軍(都是重裝備作戰單位)的指揮官在過去十年的大多數時間裏一直未發生變動,顯示出金正日充分信任他們。比較而言,獨裁領導人通常都會讓其軍事指揮官對調以防止他們成為地方軍閥。

改革派政變還是保守派政變?

如果北韓最終發生政變,那可能是兩種類型中的一種。第一種是改革派或進步派政變,其目的是使北韓的政治體制自由化以及通過軍隊主導的經濟發展和跟外部世界的聯繫使經濟現代化。北韓的改革派可能會以南韓的樸正熙為師,後者於1961年5月發動政變並在接下來的18年裏統治南韓;雖然他實行獨裁統治飽受詬病,但同時也因推動南韓經濟高速發展贏得廣泛讚譽。

KPA中的中層軍官或軍銜相對較低的將軍極有可能是這種政變的發動者,因為他們從維持現狀中得不到任何好處,更想讓金正日和現在的最高層垮臺。可以想象的是,這樣的軍官可能在KPA內部形成了一個秘密團體。在1980年南韓總統朴正熙遇刺身亡後,其軍隊中的秘密組織“一心會”就發動了政變。然而,鑒於北韓安全控制的嚴密性,其策劃政變的軍官也許需要獲得高層將軍的默認才能成功。

在北韓發生的另一種政變可能是保守派或反動派政變,其目的在於維持現狀和防止局勢出現快速變化。如果北韓始於2002年的市場改革嘗試失敗,或金正日在核問題上向美國做出太多讓步,KPA高層可能會視金正日為現存制度的顛覆者而廢黜他-就像前蘇聯保守的克格勃(KGB)和軍隊強硬派廢黜戈巴契夫總統那樣。

KPA與核危機

KPA是解決當前僵持不下的朝鮮半島核危機的關鍵性因素。金正日把核武器作為威懾美國不要像對待伊拉克那樣攻打北韓並進行政權更替的一種有效手段。KPA在這一點上支援金正日,因為它可不想被美軍揍得灰頭土臉-特別是在目睹了美國在伊拉克發動的“震懾行動”之後。因此,核武器可以說是金正日及其軍隊的護身符。倘若金正日按美國的要求“徹底、可核查和不可逆轉地銷毀” (CVID)核武器,幾乎肯定會遭到KPA的反對。

比KPA相對溫和的外務省官員是北韓外交政策的執行者,至少在公開場合來看如此。然而,KPA卻可以否決外務省的某些外交政策,也可通過入侵南韓水域這樣的軍事行動或在敏感時刻試射導彈來破壞外務省的外交行動。因此,金正日可能不得不在軍方和外交官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樣的結果就是,北韓往往是“說得好聽”,行動卻跟不上,於是其他國家認為平壤是靠不住的對話夥伴。

KPA內部的總體轉變

如果美國想說服KPA除掉金正日和/或核武器,就得讓北韓的將軍們相信他們的特權可得到保證-倘若繼續頑固不化,就會輸個精光。關鍵的問題是,KPA內部總體的逐漸變化是否會產生更溫和的政策。像北韓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趙明祿這樣七八十歲經歷過朝鮮戰爭的高層將領對美國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金正日提拔的一批五六十歲的將領雖沒有那種戰鬥經歷,但由於長期接受反美宣傳洗腦,對美國的態度同樣僵化。

不過,北韓軍隊的年輕將領的確對現狀感到厭倦。去年有報道說,43歲的少將O Se-uk經日本逃到了美國。O Se-uk的父親O Kuk-ryol上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金正日最親密的軍中知己,其祖父則是名震一時的反日遊擊戰士O Jung-hup。現年75歲的O Kuk-ryol近年來雖然很少拋頭露面,不過據信他是北韓勞動黨秘密行動部的首腦-這使得其子O Se-uk的叛逃顯得尤其不同尋常。《紐約時報》去年11月援引南韓一名未透露姓名的記者的話說,O Se-uk只是130多名叛逃將軍中的一員,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去了中國。鑒於北韓軍隊最高層缺少變化,合理的推測是這些叛逃者是軍銜相對較低的年輕軍官。對於北韓政權的反對者來說,這些軍官的叛逃令人沮喪,因為他們若留在北韓本可以有所作為。

其他顯示KPA發生變化的初步跡象是軍方經營的“貿易公司”日益壯大,其中一些甚至由高級軍官領導。這些實體在國內從事工業生產活動,並且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礦產和武器以換取外匯。一些觀察家推測說,由於北韓的將軍們對商業的興趣日漸濃厚,他們對戰爭的興趣也許會隨之降低-就像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發生的情況一樣。而且這些“貿易公司”也許會發展成為北韓的經濟發動機從而像南韓大財團那樣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後金正日時代軍隊依然舉足輕重

鑒於KPA在北韓體制中的份量,不管接下來誰掌權它都仍將是一支強大的勢力。如果金正日遇刺,由高級將領組成的軍事集團可能會接管政權。如果金正日將權力傳給兒子,其繼任者也需依賴軍隊。如果北韓政權完全瓦解,根據南韓的應急計劃,負責接管北韓的統一部仍需依賴北韓軍隊維持秩序。美國在伊拉克的教訓表明,解散軍隊和安全機構會導致混亂,而且導致一些軍官加入伊拉克反叛分子陣營。有鑒於此,南韓至少會在佔領北韓的初期階段依賴北韓軍隊維持秩序。

這種情況可能會對北韓最終的民主化產生負面影響,倘若北韓軍事將領演變成“軍閥”,後果甚至更加嚴重。(//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