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失利 銀行、企業雙輸
【大紀元2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憶紅╱新聞分析〉台灣上市櫃公司操作外幣選擇權可說是近5年來才較為普遍,為何之前都相安無事,去年才暴露出外幣選擇權不當操作的嚴重性?除去年匯率大幅變動,導致投機性心態濃厚的上市櫃公司出現巨幅虧損,爆發財務危機,凸顯外幣選擇權不當操作的嚴重性外,金融機構在業務當頭,風險控管在後的強力推銷,也是原因之一。
金融機構在業務掛帥下,旗下的財務行銷部門(TMU )多積極向企業銷售各項金融商品,當然外幣選擇權也不例外。據指出,財務行銷部門為衝績效,往往會鼓吹企業操作高過可以負擔的部位,而當金融機構風險控管部門察覺有異時,在一切講究業績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平心而論,企業經營者、財務人員若未存有操作財務槓桿的投機心態,也不會心動進而輕易購買部位龐大的外幣選擇權,二者可說都是在利之所趨的心態下,一拍即合,共赴金錢遊戲盛宴。
一家企業若以匯率避險為前提,除遠期外匯外,購買的外幣選擇權部位應與在當地的營業額相當,但以近期爆發外幣選擇權不當操作的的某家上櫃公司為例,年營業額約新台幣80億元,但從外幣選擇權的虧損程度觀察,推估操作部位達50~60億歐元,且該公司並未與歐洲廠商往來,但卻操作歐元∕美元的選擇權。
而一家申請重整的上市公司,也傳出是前前任董事長操作外幣選擇權虧損過大,在疑似掏空公司後潛逃國外。
事實上,公司因操作外幣選擇權不當而爆發財務危機,甚至申請重整,金融機構也得不到好處,除可能要以債做股,成為企業私募特別股的股東外,若企業破產倒閉,金融機構也會出現一筆為數不小的呆帳,真正就是「利字一把刀,一面二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