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學語文(二)
(二)
這個授課老師搞得很怪,教學內容完全是自己到處摘錄的,按照他的話說是“優中選優”,有針對性。所以,沒有正規教材,而是每篇課文發一份複印稿給同學,上面當然是他選擇來的課文了,結尾處把生字難字注音、註解。然後自己在上面講解。
老師姓王,王自清老師。四十多歲,中等個頭,略微禿頂。人如其名,老師的舉止儒雅,談吐不俗,穿著樸素,氣度軒昂。態度也很隨和,但是對學生的要求很嚴,尤其是課堂紀律。一次講課,下面的兩位同學交頭接耳,他平和的說了兩句,當時兩位同學滿臉通紅,從此再上課,沒有人說話了。而遲到的、無故曠課的更少見了。
整個聽課的人並不多,一共也就三十來人,卻來自不同系別、不同年級,從研究生到本科生,甚至還有兩位在職教師。每週的兩次課,一次是在週二的下午1-3點,一次是在週五的下午3-5點。而耀善漏掉的就是週二的那次課。
那是在剛剛開學的第一周,耀善的專業課“經絡學”還沒開課,於是,第一堂寫作與欣賞他去聽課了。
雖然暑期過了,但是天氣還是很熱的。
身著短袖白襯衫的王老師,略顯汗涔涔的走進教室。把抱來的一摞複印教材放好,微笑的向講台下環視一圈,隨著一聲“同學們好。”
一個嶄新的開端就這樣開始了。
王老師簡短的講了講自己授課的特點,大體內容,教學計畫,以及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把教材傳下來,然後就正式授課了。
“同學們,在我們選擇的課文中,個別一些是部分同學在高中時期讀過的,但是,由於我們的教學重點放在欣賞和寫作的要領上,同時注重對大家高尚情操的培養,而不是側重獵取新的知識,所以,即使有所重複,我想,這並不影響同學們對文學美的欣賞與享受,和對情趣的培養。”
“我們的第一課,是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
王老師讀的課文,抑揚頓挫,富有感情,平和的音調,非常投入。儒雅的舉止,配上李太白富有神韻的詩篇,聽來真的感到是種享受,使人賞心悅目,絲毫沒有老生常 談的感覺。聽著聽著,耀善感到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隨著王老師的朗讀,自己彷彿漂浮在了雲端,看到了霓彩萬千;彷彿來到了一望無際的綠洲,飲到了純美的甘霖;彷彿置身在了虎嘯猿啼的空山,感到了大自然的心在搏動。世俗的煩惱不覺煙消雲散,功名利祿變得淡泊和贅累,一個疲憊的靈魂,得到了放鬆和自由。不, 不僅是放鬆和自由,而是一種沒有任何羈絆和牽掛的自在。 那是靈魂的解脫和超凡,那是心靈的蕩滌和昇華。
他從內心感到了,一種純淨飄然的美。
“……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返回,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 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課文不長,王老師連續朗讀了兩遍。然後開始講解。講解完畢,請同學們讀了兩遍。最後,是品評欣賞與同學提問。
“大家對李白的詩,並不陌生。大家知道李太白曾經官場失意,曾經遊歷大江南北,足跡遍佈名山大川,曾經豪飲鬥酒、曾經賦詩千篇。縱觀李太白的著作,我認為,他 對政治的抱負、時政的不滿和抨擊,這些不是他人生的主旋律,一些後人,特別是今人對他的評價,實際是非常不完整的。李白性格狂放,才華橫溢,是世人公認 的。但是,說他悲觀、頹廢、消極,對時政不滿,這樣的評價是很不確切的。其實,大家都知道李白熱中尋仙問道,這說明什麼哪?難道是真的受時政打擊而頹廢人 生了嗎?我這樣理解。常言道︰人各有志。其實,用修煉的眼光看李白,才能真正理解他老人家。”
頓了頓,王老師接著認真而和藹的說。
“其實,李白是個修煉人。”
“他 的人生目標完全不在於什麼政治抱負上。在李白的作品中,有許多對於仙境的描寫,不但描寫的細膩而逼真,而且有時場景宏大壯闊;不但給人美的享受,而且往往 使人受到靈魂脫俗的蕩滌。後人理解不了,就說他如何的想像豐富。其實不然,我認為,那不是什麼苦苦追求後產生的精神幻覺,和一任思緒馳騁的平空想像,那些應該是他靈魂的真實所見。無論是在夢境中,還是在豪飲後。那些場景的描寫,就是神仙世界的真實存在。從這一角度去欣賞李太白的作品,我想,能夠欣賞出更深 的內涵和韻味。否則,不免產生水中花月,華而不實的感覺,無論怎樣誇贊他流暢而多彩的文筆。這樣,無論對於太白的作品,和欣賞者本人,都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耀善在下面聽著王老師的講解,雖然感到很好,但是似乎產生一點似懂非懂。因為對於王老師說的神仙世界,他不敢苟同。
當然,他不是完全反對這種說法,是不理解的成分太多吧。
下課鈴聲響了,同學們沒來得及提問。好像大家也沒什麼提問的。可能他們都和耀善有相似的感覺吧,感到吃了一頓美餐,品了一杯美酒。但是,酒未盡酣;飯不很飽。還不夠盡興,但卻恰到好處。
留有那麼一點長長的餘味,有待回去細細的品嘗。
(待續)
【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