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 美澳印拒簽
【大紀元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宇心綜合報導) 京都議定書16日正式生效,規定到2010年,所有已開發國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數量,要比1990年減少5.2%,但開發中國家沒有這項義務。
京都議定書要求35個工業化國家控制二氧化碳与燃燒石油和煤炭以及其他過程釋出的另外五种廢气排放量。許多科學家擔心,導致全球气溫升高的這些廢气排放量增加,可能在2100年以前引發旱災和水災、造成海平面上升、并導致數千种動植物絕种。
京都條約是7年前由141個國家,在日本的京都討論后而簽下的。除了美國和澳洲以外,有30個工業國家簽署了京都條約。美澳認為,簽署這一條約將會對他們的經濟影響會太大﹐美堅持中國大陸与印度等快速成長的經濟体也應當受到京都議定書的約束。
在美國退出之后,由于俄羅斯在去年底簽署,京都議定書贏得了開始生效所需的足夠支持。
目前,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排名世界前列。而由於技術和設備的落後,中國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溫室氣體排放量較高。但中國、印度等因被列為開發中國家﹐在首階段不受約束。
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在內的許多國家,排放的溫室效應廢气都遠超過應當減少的目標。英國正由于倫敦為產業降低減少廢气排放量的目標而与歐盟執行委員會進行法律之爭,義大利則擔心減少排放廢气的高昂成本。
聯合國也表示,對抗气候改變將是一場漫長、艱難的奮斗。
西班牙環境部周二也在此議定書生效前夕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過去一百年間,相較于全球均溫只上升0.6度,歐洲均溫只上升0.95度,西班牙均溫增加了攝氏1.5度。全球暖化可能讓西班牙的夏季气溫在2070到2100年前上升攝氏50度。
然而,根据聯合國的估計,即使充分執行,京都議定書到2100年時也只會把預計上升的全球气溫降低華氏0.2度。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本周稱,一個較弱的厄爾尼諾現象和人類排放的溫室气体將使2005年成為人類有記載以來最熱的一年。目前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是1998年,2002年和2003年、2004年則分別位居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四位。
盡管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的溫度有影響,但是人類排放的越來越多污染物將對全球溫度起到更大的作用。
美國國務院周二指出,布什政府打算在今年花費將近5億美元研究气候改變以及可能對抗它的科技。此外,美國將為可再生能源与節約能源計劃提供7億美元的賦稅誘因,另外將提供二億美元用于對抗气候改變的對外援助計劃。(//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