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廟遺址出土甲骨發現文字近500字
【大紀元2月1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中國考古學家在陝西省岐山縣周公廟遺址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在出土七百六十多片甲骨中,已辨別了四百九十五個文字。
新華社今天引述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鄒衡說,這些西周甲骨文的發現,對周文化研究意義極其重大。
北京大學副教授雷興山表示,目前從這些卜甲上已發現的重要人名有周公、王、太保(即召公),其中「周公」字樣出現七次。
作為重要地名,「周」字出現六次,「新邑」出現五次。
據稱,刻辭記載的事情多與行軍打仗有關,如出現三次的「戎斯弗克××師」,即指攻剋什麼地方的意思。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北京大學教授徐天進在周公廟附近進行田野考古調查時,首先發現兩片有刻辭的西周卜甲,經辨識共有五十五個字。
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組成了周公廟考古隊,對周公廟一帶進行了大面積的考古調查、鑽探和搶救性發掘,取得一批重大考古發現,其中包括二十二座西周時期最高等級墓葬的發現和七百六十多片西周卜甲的出土。
鄒衡認為,就學術意義而言,上述發現堪與上世紀河南殷墟遺址的發現相比。
報導表示,考古隊在周公廟遺址範圍內三處地方,發現卜甲七百六十餘片,其中有刻辭者八十六片,初步辨識共有文字四百一十字。
其後,考古隊組織技術人員對這些卜甲進行了為期半年多的清理、拼對、綴合、照相,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並聘請著名古文字專家前來幫助辨認。截止今年新年前,已將七百六十多片卜甲拼對綴合為五百多片,經拼對綴合後發現有刻辭者九十九片,可辨識的文字達到四百九十五字。
雷興山說,西周甲骨文至今在大陸只有七處地方發現過,最多的一處,是周原鳳雛遺址於一九七七年出土甲骨一萬七千萬多片,其中近三百片上共有刻辭約九百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