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蔚然/ 華盛頓報導) 為了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和印度都在海外積極尋找石油。中印兩國的石油企業,為得到石油供應和油田開發的合同,展開了激烈的投標戰。如今,這種競爭中出現了合作的跡象。
*海外尋油,逐鹿全球*
中國和印度是亞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兩個國家,也是石油的消費和進口大國。目前,印度70%的石油和中國40%的石油都要依靠進口。為了保證經濟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印兩國都積極向海外開拓,力圖確保長期的石油供應。
在尋找石油的過程中,中國和印度的石油企業經常正面交鋒,二者的最新戰場就在俄羅斯。眼下,印度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海外分公司OVL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都在爭取俄羅斯原尤克斯主要產油子公司尤甘斯克的合同。
印度石油部長下星期將訪問俄羅斯,討論買進尤甘斯克15%到20%的股份,並同時爭取每年從俄羅斯買進5百萬噸的原油。中國方面則為俄羅斯國有公司收購尤甘斯克提供了60億美元的幫助,做為交換條件,中國希望在今後五年內,能從俄羅斯得到3.6億桶的原油。
*投標大戰還是杞人憂天?*
蓋爾·勒夫特是美國的「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的所長。他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說:「它們在很多地方都展開了投標戰,在伊朗、在蘇丹、還有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這種投標戰無疑會在印中兩國間製造緊張的氣氛。」
然而,長期關注世界石油問題的荷蘭鹿特丹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彼得·奧德爾卻認為,到現在為止,人類只消耗了全球常規和非常規石油儲量的15%,中東和俄羅斯等地區還有很多尚待開發的石油資源,因此印度和中國之間並不存在激烈的競爭。
他說:「印度和中國將成為投資開發未開發石油資源的最重要的兩大國家。就美國和歐洲等西方國家來說,它們的石油需求的增長不像中國和印度那麼大。因此我們會看到,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國際石油公司的活動將退居次要地位。 」
奧德爾補充說,美國政府已經開始推行能源自給的政策,降低對外來石油的依賴。這種政策使得石油生產者把目光從美國轉向其它地方。
他說:「掌握石油的人,現在更傾向於把市場中這些新鮮的元素,看做是能夠長期合作的對象。」
*兩國不同點*
加拿大阿爾伯達大學的政治系副教授姜聞然在接受本台採訪時指出,中國和印度都是尋找石油的大戶,但是中印兩國彼此的關注程度卻有很大差距。中國對印度的崛起並不十分重視,而印度卻格外關注中國的能源需求。
姜聞然說:「印度對中國方面的研究,對中國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對印度自己能源需求的增長之間的相互關係做了好多的報道和研究,而且關心的程度,好像也比中國更高一點。」
姜聞然特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自今年年初以來,開始積極倡導印中在能源領域內的合作。印度石油部長1月6號還邀請中國、日本和韓國的石油部長,以及八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開會討論建立一個亞洲石油進口國的鬆散組織,目的是保證石油價格的穩定。姜聞然認為,印度之所以如此積極,是因為世界油價的上漲,對印度的衝擊遠遠大於中國。
姜聞然說:「中國有外匯儲備,伸縮作用還是比較強的,但是印度這個國家,內外債都很高,經濟發展水平還相對比較低,國內收入不均等,國內的貧困程度都比較高,所以說它在國際市場上受油價的衝擊就相對比中國要大一些。」
*合作和猜疑*
姜聞然說,儘管如此,中國對合作的建議也很歡迎,因為中國的立場是,只要能保證世界油價穩定,保證石油進口的安全,中國都歡迎。
不過,「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的勒夫特卻認為,印度和中國即使建立起合作的關係,這種合作也會充滿了互相的懷疑和猜測。
勒夫特說:「中國和印度的政策完全不同。中國的政策是買進上游石油資產,是變成石油資產的所有者,而印度的想法卻是分享、合作,怎麼樣才能讓大家都能享受廉價的石油。這兩種思維彼此並不協調,其結果反而可能引起更緊張的關係。」(//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