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九日電)台灣與國際學術界交流再添一樁喜事,中央研究院今早與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簽約,成為亞洲首座Tier-1「網格維運中心」,未來將整合許多研究機構和大學的電腦資源,協助共同運算和分享各種數據資訊,目前暫以高能物理為主要運算領域,未來將加入生物資訊、大氣、數位典藏等科學領域。
中研院與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 (The European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簡稱CERN)舉行全球網格亞洲維運中心備忘錄簽署儀式,由李遠哲院長與CERN副主任Jos Engelen代表雙方簽署。
李遠哲表示,這份備忘錄的簽署使台灣正式成為全球LHC(大型強子對撞器實驗)網格計畫中首座亞洲Tier-1中心,並與全球其他10個Tier-1中心(加拿大TRIUMF、法國CC-IN2P3、德國GridKA、義大利CNAF、荷蘭NIKHEF/SARA、北歐NDGF、西班牙PIC、英國RAL、美國BNL及FNAL)共同整合資源與服務,並建立溝通協調機制。
此外,中研院並與其他5個中心 (CC-IN2P3、CERN、CNAF、RDIG、RAL)共同擔任WLCG(LHC計畫下的全球網格運算計畫)全球核心維運中心與諮詢服務中心。
李遠哲指出,非常高興看到台灣的學術界再一次跨國進行合作,進一步提昇研究能量和國際地位。台灣研究團隊從2001年開始參與大型強子對撞器實驗,2002年加入「全球網格計畫」,多年來在國科會的支援下,中研院物理研究所、資訊研究所、計算中心及台灣大學與中央大學物理系共同合作努力,始於日前獲得CERN 與WLCG國際合作團隊的認可,擔任目前亞洲唯一的Tier-1中心。
中研院物理所所長李世炳表示,高能物理需要大量的運算和資料,一年甚至需要十萬台電腦的能量一起工作,產生10的16次方BYTES的資料,只靠一個實驗室根本無法工作,所以CERN才從2001年起計畫串連全球的電腦資源,不僅可進行高能物理的大量運算,未來還可以在EGEE(Enabling Grid for E-science)計畫下加入更多數位典藏、大氣科學、生物資訊等領域的運算,共同利用全球數十萬台電腦協同運算,獲得寶貴數據資料,為人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