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吃火鍋少不了茼蒿,但消基會檢測十九件茼蒿,卻發現五件樣品檢出農藥殘留,甚至發現已經禁用的農藥成分,消基會呼籲農政主管機關應追查農藥來源,才能讓消費者安心。
不合格茼蒿須依法銷毀
消基會是在11月21日到23日,於大台北地區的超市與量販店、傳統市場購買十九件樣品,有十一件檢出農藥,其中五件過量。依照食品衛生法規定,不合格的茼蒿必須沒入銷毀,回收下架,並處以四萬至二十萬元罰鍰。
有認證標章仍殘留農藥
檢出不合格的樣本中,於熊威超市(玉城店 )購得者,檢出農藥「貝芬替」超過標準九倍之多,且外包裝印有「安全蔬菜吉園圃」認證標章。至於頂好超市(景美店 )除有吉園圃標章外,還有「綠盾」標誌,但農藥殘留仍超量,顯示即使具有認證標章,還是無法讓人安心食用。
消基會副秘書長吳家誠表示,這次檢測還意外發現,在傳統市場所賣的茼蒿,檢出農委會已在八十八年禁用的含氯農藥「佈飛松」、含磷的「普硫松」、以及「二硫代胺基甲酸鹽」,這些農藥到底從何而來,是走私自中國或是非法製造,主管機關要查清楚。
吳家誠表示,食用殘留農藥的蔬菜,恐發生神經系統與胰臟病變,因此他建議民眾應先清洗蔬菜根部,然後以水浸泡二十分鐘,並且最好到化工行買酸鹼試紙(每包約一百五十元 ),測試浸泡蔬菜後的水,如酸鹼值與浸泡前出現變化,則可能有農藥殘留,最好不要食用。
超市要求公布抽驗方式
〔記者高嘉和、鍾麗華/台北報導〕頂好超市總監賈開琴說,該超市販售的生鮮蔬果除要求須有農委會核發的安全蔬菜吉園圃標章外,到生鮮產品處理中心時,還會進行抽驗後才上架,消基會應該公布抽驗程序、方式,才能取信於大眾,貿然公布,對通路、農民甚至消費大眾都不公平。
賈開琴說,消基會基於保護消費者立場公布檢驗報告,業者可以接受,但也應該善盡調查責任,不能沒有詳細說明抽樣內容、抽驗程序及標準,就貿然公布,萬一對廠商或農民造成商譽損失,這要誰負責。
消基會則強調,其檢測結果絕不怕被業者挑戰、質疑,重要的是業者應承認錯誤並改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