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黃慧敏台北四日電)縣市長選舉結果出爐,各媒體在選前所做民調,選民未表態部分佔相當比例,影響選舉預測,也留給各競選陣營很大想像和操作空間;佛光大學民調中心研究員許文傑觀察指出,以往民進黨認為隱性選民大部分支持民進黨,這次選舉結果打破了這個迷思,民進黨高估了隱性選民支援率。
「選民未表態的部分,媒體往往未進一步分析」,長期觀察各國民意調查的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林東泰指出,不分析選民未表態部分是無法打開的所謂「民調的黑箱」,這樣的民調技術是不成熟的。
林東泰認為,在民調上仍可有效處理「選民未表態」部分,他建議對不願表態選民應換個虛問方式,如「你比較傾向支援誰?」或以以「加權」等統計方式來完成民調。
另外,林東泰指出,台灣媒體有政治立場,又熱衷做選舉民調,也會造成民眾厭煩、拒訪或表態。他說,台灣總喜歡配合選舉做民調,而且很多不是來自媒體自己做的調查,而是由政黨或候選人自行做的民意調查,再經由媒體報導,將民調數據傳給社會大眾。
政黨或候選人做的民調,一定都是對自己陣營有利的調查數據,媒體不應在未經查證的情況下,大肆報導政黨或候選人的民調數據。
台師大大傳所所長胡幼偉也認為,選舉民調多少會影響選民判斷,因此媒體在報導民調數據時,須追究調查過程是否嚴謹。
胡幼偉指出,在台灣,選前民意調查與選舉結果出現落差的原因,除了選前兩三天,政黨祭出的戲劇性拉票手法,讓民眾改變心意,也因民眾會注意民調數據,而做出「策略性抉擇」,也就是「棄保效應」。他說,媒體在報導民意調查數據時,應深入瞭解這份民調過程是否嚴謹,才不會造成有落差的民調數據影響選民的判斷;通常一個機構的調查經驗愈多,調查結果出錯的情況就愈少,而選前才冒出來的民調機構,或是臨時才僱用沒有經驗的訪員做調查,都可能造成民調結果不精準。
林東泰從「民意理論」分析台灣的選舉民調指出,台灣選民投票的理由很難讓人理解,從李登輝執政以前到現在都是取決於「關係」,也就是大環境的氛圍,選民投票行為與候選人政見幾乎毫無關聯。西方民意理論與台灣在地選舉思維有很大的不同。
他認為,如何建構台灣的民意理論,學術界要負很大的責任,同時也要多花點時間教媒體。林東泰說,這次媒體做的民調表面上雖然準確,但就統計學而言,一次準確或許是湊巧,重要的是以後也要準確才算數。 9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