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三十日電)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研究所教授張榮森結合科學與催眠開設「發明與創作」課程並於今天舉行成果發表會。主持發表會的中央大學研發長劉振榮肯定這門三學分的課程透過科學催眠激發學生許多創意,上學期三十七名學生有八十一件發明,學校未來可考慮產學合作,幫助企業研發。
劉振榮指出,「發明與創作」課程,上學期三十七名學生有八十一件發明,這學期限研究生選修,十九人的發明已經超過三百件,其中有許多實用有趣的發明。
在催眠狀態下,光電所博士生卓國文依在場人士指定的物體「電腦」,聯想一百年後的電腦是分子電腦且可植入人體,現場並展示他最近在催眠激發創意後發明用聽的「聽覺把脈儀」。
開設課程的張榮森教授說,一般人對催眠有負面印象,主要是被江湖術士拖累,其實,催眠是古老的科學,他以現場實驗說明指出,受測者進入催眠之前要先用「生物能量檢測儀」測量心臟與精神系統的差值,這是醫院健康檢查範圍之一,差值愈小愈穩定,愈大愈亢進,卓國文的右手指第一節測出差值四十一,正常,左手小指第一關節測出差值十三,心跳快了一些,但仍可進入催眠狀態。
是否進入催眠與催眠狀態則用腦波儀量測,張榮森表示,一般人腦波是BETA波,進入淺層催眠時的腦波是APHLA波,進入中層催眠的腦波是THETA波,進入深層催眠的腦波是DELTA波,儀器有紅色顯示才是催眠狀態,腦波隨著逐漸進入深層催眠狀態將愈向中間集中。
卓國文就是在張榮森引導的催眠狀態下,連想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後、一百年後的電腦,他醒後記下來說,目前可攜帶的電腦未來逐漸變成可放入口袋、放在衣服或手錶上、植入皮層內、不需電源而可與神經結合,人類思考部分可由電腦協助處理,一百年後將有分子電腦,不再是二進位,可依分子旋轉方向,記憶體容量至少是現在的上百倍。
張榮森強調,人有連想知識庫,催眠可激發創意發明,但也要有寬廣豐富的知識基礎,他建議同學們平日還是要多讀書、多學習,讓創意更可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