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七日電)季節一變換,異性皮膚炎病童常會搔癢到破皮流血,國內外研究顯示,以服用益生菌做為輔助療法,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小兒科醫師並提醒家長注意,千萬不要用熱水沖泡益生菌,也不要在孩童拉肚子餵食優酪乳,這樣對病情沒幫助。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 盛行率從一九九五年的百分之一,攀升到二00四年的 百分之六點七,估計這種病患全台約有三百萬人。
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俊松今天指出,在保濕、外用類固醇藥膏、局部使用免疫調節劑、口服抗組織胺等各種方法用盡,異位性皮膚炎仍未有明顯改善時,以益生菌做為輔助療法是不錯的選擇。
林俊松說,自二000年起,許多研究顯示益生菌能預防及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情,其中,二00三年刺胳針雜誌有篇文章說,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孕婦持續服用益生菌,嬰兒出生後也服用,可減少遺傳體質發病,追蹤四年後,幼兒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減少很多,推測原因是益生菌可以降低體內的發炎物質產生。
林俊松自己也以三十名嬰兒及兒童做實驗,發現服 用十二種綜合益生菌大約二星期後,有些病童的異位性 皮膚炎濕疹得以恢復,有的發炎傷口不癢就能癒合良好 ,不論是主觀的搔癢感或客觀的紅癢面積、類固醇藥膏 使用量,都有明顯的改善。
益生菌分為許多種,包括某些比菲德氏菌、龍根菌 、雙歧乳桿菌、腸球菌等,他說,每個人每天宜攝取一億隻益生菌,如果是綜合種類的益生菌,則可略減,病患可以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菌株。
另外,益生菌怕熱,林俊松提醒家長注意,沖泡粉 狀的益生菌時,水溫不宜超過攝氏四十度,至於吃牛奶 會腹瀉、或正在腹瀉中的孩童,宜應以純益生菌取代優 酪乳。
林俊松表示,優酪乳雖含益生菌,但其中的乳糖會加重腹瀉症狀;另外,益生菌產品要趁新鮮吃,放久了,益生菌會漸漸死亡;平日可以多吃大蒜、洋蔥、山藥等含果寡糖的食物,使腸道的益生菌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