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七日電)在台灣「購買農地,立即成為農民」這類看板常出現在待售農地旁邊,有民間團體懷疑,富人將藉此逃避高額的健保費;中央健保局認為,農業沒落,農民健保投保人數卻從未減少,但農地買賣最大的誘因應該是炒地皮及各種社福津貼,健保費變便宜只是誘因之一。
紀錄片「無米樂」訴說農業人口老化、農田休耕的現象令人印象深刻,但據中央健保局統計,至民國93 (2004) 年底,投保健保的農民人數近166萬8千人,農眷約96萬2二千人,合計近263萬人;在85 (1996) 年底,兩者合計人數約277萬人。
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今天指出,全民健保實施10年,但是,農民及其眷屬投保人口比例,始終維持一定人數,這和台灣加入世貿組織 (WTO)前後,農業逐於沒落的趨勢似乎相違背。
李丞華說,這可能是失業率惡化,都會失業人口回流鄉下務農,失業勞工改以農民身分投保,但也不排除農地開放買賣之後,農民的身分容易取得,承租或承購農地者,即可辦理農保,再以為農民身分參加健保。
台灣勞工陣線聯盟秘書長孫友聯指出,他在鄉下地方,常常看到農地買賣的看板,廣告詞引人注目的是「立即成為農民」,令人懷疑當農民是有什麼好處,才會吸引非農業人口。
孫友聯懷疑,當農民每月只要繳262元保費,比失業勞工的的612元還低,手上有閒的錢人紛紛利用此一管道,搖身一身變成富農,還合法申請各種補助。
李丞華不排除有此可能;不過,他認為,健保費變便宜,只是農地買賣的誘因之一,其他還包括各種農保、老農津貼、社會福利津貼等;對於有心炒作農地價格者,犯不著為了節省健保費,而付利息向銀行借錢買農地。
李丞華強調,因為各級政府編列預算補貼農民的健保費,所以,儘管農民有真有假,但健保局並未因此短收保費;此種因為投保身分不同而造成負擔不公平的現象,將在健保改革時一併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