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1日報導】台灣經濟回顧與展望專題系列七之五(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一日電)今年金融市場非常熱鬧,有官股銀行整併議題,後有信用卡、現金卡的卡債問題。
政治大學金融系主任沈中華表示,從銀行經營業務轉型發現,從消金到財富管理,都是一窩蜂,「跟著別人在走」,銀行經營業務應有差異化;輔仁大學金融所與貿金系教授葉銀華也說,銀行應發展出特性。
台灣各行各業會出現一窩蜂現象,連銀行推出產品也不例外,像最近引起各界討論的信用卡和現金卡即是一例。
「第一個人做叫利基,第 100個人就不叫利基了」,沈中華指出,從過去的模式來看,銀行經營業務是一窩蜂,消金也是,結果現在出現卡債問題。銀行經營策略沒有差異化,沒有發展出與其他業者差異的產品。
葉銀華說,銀行業經營績效近年提高很多,不過,消金成長變慢,大方向來說,銀行業應發展出自己特性,大家綁在國內,卻無差異化。
建華銀行企業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廖椿沄表示,業者要有創新產品,其中對業者更大的挑戰是在於資訊透明與風險保障。
他指出,產品推出確實不能一窩蜂,建華銀行當初堅持不推出現金卡,曾受到股東批評,但相較目前因卡債問題而影響到股價的業者,建華股價表現上相對得到合理反映。
不僅產品創新,廖椿沄認為,服務也要創新,如縮短產品流程。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以來,想要推動台灣成為區域金融中心,至少有一到三家可以成為區域型金融機構,如果要成為區域型銀行,海外市場的拓點是非常重要的。
海外市場是銀行業發展的重點。沈中華說,銀行獲利與成長有三種模式,就是靠著併購、設立分行及推出新產品,如果要成為區域金融中心,就得到海外去設立據點,到海外競爭。
至於中國大陸市場未開放,台灣的銀行如何在中國開拓?沈中華指出,可以循富邦港基銀行模式,透過香港轉進大陸。廖椿沄則認為,建華銀對到中國已準備好了,只等法令開放這一步。
葉銀華表示,消金成長慢,企金無法隨著客戶走,金融市場的願景 (picture)保守。撇開兩岸不談,銀行是要隨著客戶走國際化,金融股才會有未來。
廖椿沄指出,華人市場是未來的主流之一,銀行業要有更好的視野,也要跟著華商走。在區域整合的趨勢,銀行業要考慮到資源分配,如新興市場的越南及成熟市場的香港等。對於越南,廖椿沄說,建華銀對越南有很大的企圖心,考慮再設一個據點。
明年持續是金控整併的一年,廖椿沄指出,配合政府金改政策,「市場整理對金融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