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亡原因榜首,療效不彰亟待突破,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和台大醫院歷經九年的研究追蹤,昨日宣布發展出肺癌療效評估檢驗新法,不但一西西血液只要有一個肺癌細胞就偵測得到,且在肺癌投藥治療兩、三天內,即可判斷藥物是否有效。
中研院、國衛院、台大 研究九年有成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白果能表示,研究團隊從基因資料庫比對九萬筆基因資料和三百萬筆基因序列,用基因晶片找出六十七個可檢驗肺癌細胞的基因標記,最後篩選出四個最有效的檢測基因,患者只需在藥物療程前後各抽一點血,就能評估用藥效果。
台大醫院副院長楊泮池指出,台灣絕大多數肺癌病患就診時已屬晚期,能開刀治療的僅佔兩成,治療五年後的存活率僅在一成至一成五之間。過去要發現病患是否對某種特定化療藥物有抗藥性,都得兩、三個月的療程做完後才能評估。
不適用早期診斷 可長期監測是否復發
楊泮池強調,等療程做完才發現藥無效,通常病患已飽受藥物摧殘而極度虛弱,癌細胞也已轉移錯失治療良機,而新法最快一天、最慢兩三天就可評估藥效,一旦無效可立即換藥,避免無謂的副作用。此法因為太靈敏,尚不適合用在肺癌的早期診斷,但可長期監測肺癌患者是否復發。
若要普遍運用到台灣的肺癌病人,至少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白果能表示,新法必須調配幾種特定試劑、用聚合連鎖反應來放大測試結果,各醫院既有的檢驗單位需要學習技術並有固定經費支持。
白果能說,現有評估肺癌藥效的影像法如斷層掃描、超音波掃描等,病人需自費幾萬元才能檢查,太小的腫瘤還看不出來,未來新法的檢驗費用估計以千元為單位,比影像法便宜至少十倍以上。
〔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孫以瀚及博士後研究員姚季光發現,果蠅控制眼睛發育的兩個基因「eyeless」(ey )和「eye gone」(eyg )結構很相近,ey可促進其他基因功能的活化,eyg則會抑制其他基因的功能,此項發現有助科學界瞭解基因如何控制發育,對修補人類器官發育缺陷提供研究基礎。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