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原:歐盟與美國在「解除對中武禁」的戰略角力
【大紀元12月2日訊】
壹、前言
中共於今年三月通過反分裂法後,仍積極透過外交遊說歐盟解除對其武器禁運。目前歐盟輪值主席國正為英國,由於與美國關係良好且重視人權自由,因此判斷英任期內不會解除中共武禁,惟明年擔任主席國的奧地利及芬蘭,民主化程度雖高,但因為國家較小,可能受到大國關說和國際因素影響,對中共武器禁運政策恐有所改變。其實,歐盟擬解除中共武禁,不只是經濟利益考量,背後更涉及到與美國的全球戰略對抗。
貳、對中武禁政策的由來與發展
一九八九年北京爆發天安門事件,歐盟與美國就以嚴重迫害人權為由對中共作出禁止軍售決議,導致中共武器來源侷限於俄羅斯、烏克蘭及以色列等少數國家。
一九九○年代中期後,英國、法國、西班牙及義大利等國開始調整對中共軍售禁令的措施,逐漸增加對中共銷售軍民兩用或非致命性武器與科技,包括防衛性的電子系統及直昇機科技等。一九九○年代末期,中共積極推展外交遊說以解除歐盟的軍售禁令。二○○三年十月,中共首度發表「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要求歐盟應儘早解除對中國大陸的武器禁運,以掃除雙邊防衛工業與科技進一步合作關係的障礙。
二○○四年一月,歐盟外長會議第一次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討論解除中共武器禁運的可能性,此項發展係受到中共近年來軍事現代化對高科技的需求,以及歐盟與中共關係進展日益密切的影響。二○○四年十月,法國總統席哈克訪問中國大陸,公開宣稱:「軍售禁令應到解除時機」。二○○四年十二月,在荷蘭海牙召開的第七屆「歐盟─中國高峰會」會後的聯合聲明中,歐盟再表達「將持續朝向致力解除對中國軍售禁令邁進之政治意願」,除此之外,歐盟國家中的大國領導人,如法國總統席哈克及德國總理施若德均表示,武器禁運政策是過時的,因為中共人權紀錄已有改善,而且解禁後歐盟國家武器出口仍將受「歐盟武器出口行為準則」的管制。由於在以法國、德國為首的歐洲大國積極運作下,武器禁運政策有解除的趨勢。
二○○五年二月,美國總統布希訪問歐洲,在參加歐盟領袖高峰會時,針對歐盟計劃解除中共武器禁運問題提出警告,認為此舉可能激化台海情勢,並將造成中共與台灣雙方均勢的失衡。二○○五年三月,因中共執意通過內含「非和平方式」條款的「反分裂國家法」威嚇台灣。對於中共此項升高台海緊張的舉動,除造成美、日等國反對及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外,最後也迫使歐盟決議暫緩原定於二○○五年六月以前對中解除武禁的計畫。當然,上述情勢變化,對中共新領導人胡錦濤而言,無疑是一次重大外交上的挫敗,也因此牽動後來中共積極透過邀請台灣主要反對黨領導人、企業家、社會部門及立法委員等人訪中的策略,以扭轉「反分裂國家法」是一種「和平法」的性質,重新博取國際社會的好感外,並企圖影響歐盟儘速解除對其武器禁運。
參、歐盟解禁著眼全球戰略權力平衡
歐盟與美國在「是否解除中共武器禁運政策」一直有重大岐見,實由於雙方在全球戰略考量和亞太政策觀點不同所致。歐盟大部分國家所以計劃解除中共武器禁運,除希望加強與中共的合作關係,以便在全球扮演更積極角色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抗衡美國的「單極霸權」,因為歐盟對美國主宰國際事務和亞太秩序的獨裁作風,一直就不滿並希望對其有所制衡。除此,歐盟國家的亞太政策較重視經貿利益,對亞太安全議題或東北亞問題大都是以「軟性力量」來處理,但強度和力道有限,至於區域內的台海問題,並非歐盟國家關注焦點。此外,歐盟國家十分讚賞中共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扮演負責任大國的表現,同時也肯定近年來中共為穩定亞太和世界經濟所做出的貢獻,以及對中國大陸終將成為世界大國地位和具有潛在巨大市場的能力,不敢忽視。
根據二○○四年資料顯示,中共與歐盟雙邊貿易總額已達一千七百多億美元,中共不但是歐盟在亞洲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歐盟在全球貿易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未來雙方會有更多的貿易協定和經濟交流。歐盟大部分國家同意解除中共武器禁運,普遍態度認為亞太安全維護不應限於軍事方面,也可透過外交、經濟手段促進。換言之,歐盟各國已有把中共的人權與貿易分開處理的趨勢,此由最講究人權傳統的國家捷克來說,其總統克勞斯於二○○四年四月捷克加入歐盟前趕赴中國大陸訪問,尋求商機一事,即可證明。
簡言之,歐盟與中共近十年來,雙方關係發展十分快速,今年是歐盟與中共建交的第三十週年,雙方除已是重要的「貿易夥伴關係」外,更發展出重要的「戰略夥伴關係」。此從中共今年確定參與歐盟的兩項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即「伽利略全球衛星計畫」與「國際熱核實驗爐計畫」,就可顯示雙方在安全防衛領域合作已邁向新局面。因為不論從全球戰略角度或政治利益分析,歐盟均體認到未來只有與中共建立更緊密關係,才能使歐盟與美國同樣在全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和在國際事務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肆、美國反對解禁基於全球霸權考量
美國反對歐盟解除中共武器禁運,除不希望中共因而獲得更多的高科技武器,使整體軍力提升進而威脅到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利益外,也不願見到台海間兩岸軍力有失衡現象。換言之,美國雖在全球反恐、北韓核武及伊拉克議題上與中共密切聯手,雙方維持「合作、坦誠與建設性」的關係,但面對「中國崛起」在全球政軍經的影響力日增,美國仍不敢輕忽大意,視中共為未來潛在的敵人,對其進行戰略圍堵與制約。
美國深知歐盟若解除中共的武器禁運,中共將從歐盟國家獲得高科技武器與先進軍工技術,對整體軍力的提升將產生加乘效果。尤其解禁後中共將能獲得新型柴油發動機、光纖導引飛彈、渦扇、渦輪發動機、衛星定位系統及高解析度衛星顯像系統等關鍵技術,分別運用於潛艦、坦克、飛彈及高性能戰機上,將對亞太地區構成嚴重威脅。此由美國今年七月所公布的「中國軍力年度評估報告」和日本八月公布的二○○五年版「防衛白皮書」,重點都在強調中共軍力擴張已威脅亞太國家安全,以及去年年底中共核子潛艇入侵日本領海的事件等,就可說明。
此外,二○○五年八月十八至二十五日,在俄羅斯的海參崴與中國山東半島及附近海域,所舉行為期八天共分三個階段的中俄實兵聯合演習,也讓美國感覺到未來「中俄聯手」與「美日同盟」戰略對抗的態勢已逐漸成型。尤其目前仍為「非民主國家」的中共,已由俄羅斯獲得許多高科技的武器,如果再能從歐盟國家採購更先進的國防裝備,來加強武器品質和軍事投射能力,將對美國「亞太霸主」的地位有所威脅,此是美國不樂意見到之事。
因此,被美國視為潛在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共,歐盟卻一直擬解除對其武器禁運,美國當然不滿,不只憂慮中共持續增加的經濟實力會助長其軍事力量擴張,進而與美國相抗衡,且會破壞亞太地區穩定,並也會改變台灣與中國大陸目前平衡的關係。
伍、結語
美國與歐盟所以會在「對中武禁政策」戰略對抗,緣於美國在亞太地區有直接戰略及安全利益,假如歐盟對中共解除軍售禁令,將使駐亞太的美軍陷入險境,畢竟是美國協助防衛亞太地區,而不是歐洲。至於歐盟因與中共分處歐、亞大陸,雙方距離遙遠,不會有直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因此歐洲國家較重視經貿利益,著眼於中共軍售市場的龐大商機。
換言之,美國因實行單極霸權主義,在處理亞太事務係從「軍事安全」角度考量,希望藉禁止軍售高科技武器來圍堵中共。歐洲國家處理亞太事務則是從「經濟利益」角度切入,希望藉軟性力量與中共交往並將其融入國際社會,此因歐盟國家對美國的獨霸全球也存有戒心,希望建立多極化的世界。
雖然今年三月,中共通過反分裂法後,令美國的布希總統及國會參眾兩院,更有理由對歐盟欲解除中共武器禁運一事,提出嚴重警告,即歐盟如決定解禁,美國不排除採取限制貿易與軍事交流作為報復。在面對「美國強勢施壓」及對「中共通過反裂法威嚇台灣」和「允許中共取得高科技設備的風險」有更深入了解後,雖使得部分歐盟國家改變政策,但其實歐盟大國如法國、德國等仍不為所動,認為解禁政策只是暫時擔擱,未來「勢在必行」。
看來,美國與歐盟在全球戰略考量的差異與解除武禁態度的迥異,如無滿意解決方案,二○○六年初輪值主席國交接之時,將是美國與歐盟的正式決戰與分裂點。
(作者現任國防部副處長)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