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十八日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13日升息1碼,會後聲明已把寬鬆調節狀態字眼刪除,升息已屆尾聲。由於台灣和美國利差仍大,市場預期為縮減利差,中央銀行本週可望跟進升息,幅度預期半碼。
中央銀行9月16日起,第5次調升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和短期融通利率,利率分別為2.125%、2.5%和4.375%。和美國升息政策一樣,台灣央行也緩步升值,幅度都小於美國,過去三季,央行升息的幅度都只有半碼。
央行升息幅度不大,主要考量今年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但為了控制通貨膨脹,央行緩升因應。由於颱風等季節性因素消除,油價回檔,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已呈現下滑,加上溫和的核心CPI,通膨壓力已大幅減輕。
行政院主計處5日公佈,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2.47%,雖然偏高,但主要是因食物類價格比去年高,油價、燃氣調漲導致,累計1至11月CPI年增率為2.31%。剔除蔬果魚介及能源的核心物價指數,11月年增率只有0.65%。
央行總彭淮南曾在立法院報告時表示,核心物價指數年增率仍溫和,還在可接受水準,顯示目前物價水準威脅不大,央行不必大動作升息應變。
雖然美國升息進入尾聲,且物價壓力減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近期升值不少,但外界仍普遍預期,為改善實質利率,維持利差平衡,央行第四季理監事會議預期仍會升息半碼,一如彭淮南曾表示,要讓貨幣政策回到中性立場。
央行未明確表示利率要調高到什麼水準才屬中性貨幣政策,但市場預期,隨著美國每次升息幅度都大於台灣,為了緩和利差,本週還是會升息。
不過,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卻認為,台灣物價壓力已經下降很多,新台幣最近大幅升值,央行年底其實可以不必再升息,以免影響第四季好不容易恢復景氣的出口和投資動能。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吳中書則認為,台灣國內通貨膨脹壓力不大,但為了平衡利差,穩定匯價,央行仍會適度升息,這次幅度應該仍為半碼。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也表示,台灣會跟美國腳步升息,加上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偏低,要持續改善負實質利率問題,央行仍會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