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生活萬象

超過三成學生不明就裡 進入醫學教育

超過三成學生不明就裡 進入醫學教育

教育與文化是一個現代的文明國家最為重視的一環。一個教育成功的國家,國民的素質好,有教養,吃苦耐勞,認真負責,守法守本分實在,有公德心。社會有秩序,不虛偽,浮誇。當然有優勢的文化因此國力日趨強盛。

台灣自從清朝割讓給日本之後,由於日本是把台灣人當成未來的日本人看待,因此非常注重教育。半個世紀的統治,把原本是清國邊陲,化外之民的台灣人,包含原住民以及各族群,都有教無類,灌輸先進的文化與思想,以及循規蹈矩守法的觀念。

今天台灣人喜歡到日本旅遊,老一輩的仍然喜歡說日語、讀日本書、交日本友人;日本人在工業上、商業上與台灣交流密切,甚至連部分中國來的新移民,也有許多日本關係。在考慮到二次大戰的恩恩怨怨,當時在台日本人免不了的差別待遇,台灣人其實對日本人少有仇恨,多的是親切感。就日本統治期間的整體教育而言,可以歸到成功這一類。

日本文化教育的特點

今天四十歲以上的人,多少在教育上有接觸過日本教育下培育出的老師。因此今天為止,台灣的發展成長,我們今天享受的一切,與台灣人民在十九世紀末與日本人,日本明治維新後的文化的邂逅有關。

雖說當時是被動的,也有一些恩怨,但是總體而言,在文化教育上,五十年的日本統治,造就台灣文化優秀的一面,是無可置疑的。同時期的中國,在清朝的統治之下,持續腐化。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沒有國家意識的軍閥互爭,自私自利家天下的想法,造成官僚系統的腐敗,終於引來外患,以及共產主義的興起,肇致整個中華民國到台灣並試圖改造台灣的文化。

1945年以後台灣的文化與教育,無疑的起了重大的轉變。而在這過程中,教育逐漸變成只是一試登天的工具。也就是科舉思想仍然未因帝國改成民國而有所不同。延續至今,只能以不擇手段來形容。整個教育與學術界的風氣,搶錢搶權到沒良心的事情,整個社會文化也因政治的黑暗而越演越烈。

反之,日本雖也有類似的趨勢,但是日本獨特的切腹文化,養成日本人民負責任、知恥、勇於反省道歉的文化,因此做事認真、腳踏實地、執著的特性被認同,虛浮誇大、不實在、不道德、自私自利、無公德心、損及公眾利益的,都被看不起。因此考試制度,文官制度都在日本維持一個好的形象。而最近小泉內閣的大動作,能贏得大多數日本人民的支持,也顯現日本文化的優點。

教育 從家庭做起

許多人談到教育,就想到教育部,就想到學校系統,就想到老師;其實,這是錯誤的。教育的起始點,是在家庭教育。因此影響父母的事件,也影響子女,也就是整個國家的未來。整個教育與文化的方向是優或劣,在於國家最高領導的權力中樞,對於整個國家,國民素質的未來走勢的強烈企圖心與責任感。今天執政的人、執政的黨,如果沒有想到這一點的話,就是沒有記取歷史,沒有觀察世界,沒有規劃未來。今天要改革教育,總統府、五院要一起來才推得動的道理。

從有升學考試的制度以來,醫學系都是考生最熱門的選擇。可以說今天補習班林立,教育的怪象普遍成為教育改革的焦點的原因。教育改革一定是要由最終價值的改變著手,才能成功。因此可以認真思考的方向,就是把醫學系從大學的科系清單拿掉,一律改成大學畢業後的選項。長遠的作法,把大學一二年級的課程完全去科系化,只有選學分。等到大學上一年以後,再給半年的時間讓學生選自己適合的方向。

也可以以一般科學或一般社會文化藝術等名,授予學位。有專門技術的科別,可以選擇兩到四年的一般大學教育為條件,收適合的學生進入專門領域。政府用人的考試制度也要改掉。考試應該只是測試基本程度,面試、實習成績,以及試用考核制度的建立,都可以改變比分數的觀念。

醫學系應在大學畢業後進行

納稅人花許多錢到教育上,但是教育這項重大投資,到底有多少的浪費?到底教育出怎樣的下一代?一定要徹底反省與檢討。最近由於醫界受到健保總額的影響,一些住院醫師離職去拉保險,去做直銷,去從事其他行業的增加許多。更有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得到專科醫師的把醫師當成可有可無的職業。

好奇的詢問醫學系的學生,到底有多少人是不明不白的進入醫學系,答案是高達三、四成的學生,只是因為不知道除了醫學系之外還有什麼可以選,既然成績夠,父母鼓勵,而且醫師收入穩定,就進入醫學系了。更有完全是因為父母的強力灌輸與介入,才勉強選醫學系的。畢業之後何去何從,考驗著這批年輕人,也測試著這個國家,還有多少人才與資源可以浪費?

最近又聽說要把醫學教育改成六年畢業,這種缺乏整體概念的醫學教育規劃,實在不是台灣醫學的好消息。全面的把台灣的醫學系改為完成大學教育之後的選擇,讓學生脫離他人的影響,真正了解喜歡這一個行業之後,再進入醫學院才對。除了醫學系之外,整個教育的重新思考,整體規劃,適應這五十年來的世界情勢改變,培養更具世界觀與競爭力的下一代,在中國崛起的時代,特色與區別是真正能保障台灣教育從業者免除中國競爭壓力的方向。

轉載自Taiw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