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3日訊】社會上每個人只要不存害人之心,則純粹「利己」的動機,透過市場「市場」會做出「利己利人」的行為,達到最大社會福利的結果。但如果有愛心,則事半功倍;不但如此,愛心也是人類群居的基礎;愛心還是產生外部效益的社會大補丸。
愛心
何謂愛心?經濟學的解釋是「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滿足上」,事實上就是「別人的滿足」直接帶給你滿足,就表示你對那人有愛心。愛心可以使社會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例如,自己享用冰淇淋只滿足自己一個人,若給你愛的人享用,就有兩個人得到滿足。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原始最普遍的愛。其實,每個人對社會也都普遍存有愛心。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若無惻隱之心,人會「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看到小孩子要跌到水溝去,你不會想先跟他父母談好代價才去拉他一把,就表示你有愛心。經濟學之父亞當.史斯密認為這是人類和諧相處的基礎。
社會穩固基石
人因為有愛心,所以會揚善抑惡,自己也會希望成為受讚揚的善士。亞當.史斯密原是道德學教授,他認為自私的人類能和睦相處,是因為人在行事之前先有做好事的這個善心,以及做壞事怕事後遭到世間與死後的懲罰:良心的不安、法律的制裁、死後下地獄。又因法律只能制裁少數人的脫軌行為(所謂法不治眾),所以社會穩定還是依賴人類發揮善心的自我克制。
但是,我們還是認為社會上愛心不足。因為愛心是有「外部效益」的,而有外部效益的行為,在自由市場下總是太少。
外部性
前面提到市場自由買賣,原則上可以化「利己動機」兼得「利人結果」;這個「原則」有兩個主要例外:獨占與外部性。獨占問題前已論述。那為什麼「外部性」會妨礙市場機能呢?
所謂外部性,是指行為者有一部份成本自己不負擔,而由第三者負擔,如開車排煙造成的空氣污染;或有部份利益由第三者獲得,如種花蒔草美化景觀。那些成本或收益,就稱為「外部成本」或「外部效益」。
任何交易都是買賣方雙贏。既然買賣方都贏(都有扣掉成本後的淨效益),如果他們的行為不影響到其他人(沒有外部性),那整體社會當然也得淨效益(稱為社會福利)。但是,當行為產生影響「第三者」的外部成本或外部效益時,則因買賣雙方未考慮到第三者的成本或效益,就會使社會福利不能達到最大。
例如,開車的人既然不負擔污染成本,他就會無意中開了太多車;也就是說,如果要他需要負擔開車所造成的污染成本,他會減少開車上路。有外部利益的行為(例如美化環境、幫助別人)剛好相反,行為者會做得太少;或者說,如果他能得到這個「外部效益」,他會多做一點。
消弭暴戾之氣
愛人不但本身就有外部效益,通常還會產生外部效益。不是說愛心會消弭社會暴戾之氣嗎!因為人們看到有愛心的行為,會被感動,激起見賢思齊之善心。例如,有人默默在鄉里鋪橋造路,或見義勇為,或捨生取義等等,都會感化人。這就是愛心創造的外部效益。
社會表彰「好人好事」,就是因為我們需要「更多」愛心,故藉由表揚來煉製更多這種社會大補丸。◇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