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環保署
【大紀元11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七日電)台灣一般垃圾的妥善處理率幾乎已達百分之百,但民眾每日產生的「水肥」,卻僅有直轄市及省轄市有水肥處理廠可處理,為免污染環境,台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將針對無水肥處理廠的縣市,推動興建集中處理廠,以使水肥能獲得妥善處理。
根據環保署推估,目前全台水肥每日清運量約為一千九百公噸,但國內可供處理水肥的場所,只有臺北市迪化臨時投入站及新竹市、台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水肥廠等五處,並非每一縣市都有水肥處理設施。
環保署表示,水肥是民眾每日生活中的產物,目前在接管使用污水下水道地區,主要以污水下水道系統處理水肥,至於其他未接管地區,則以建築物的化糞池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但因沉澱的水肥物質仍具相當的有機性,還是需要送到水肥處理廠再行處理,才能避免污染環境。
除此之外,環保署指出,由於化糞池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水肥過程,會有污泥沉澱,加上設施有容量限制,所以民眾仍需一年清理一至二次沉澱的水肥物質,才能發揮正常處理功能,避免阻塞衍生排水及相關臭味問題。
環保署強調,為妥善處理水肥,環保署目前正推動新竹縣市、嘉義縣、高雄縣、花蓮縣、南投縣興建垃圾滲出水(含水肥)區域處理廠,並繼續推動屏東縣、彰化縣、雲林縣、宜蘭縣及苗栗縣,進行既有垃圾掩埋場滲出水處理廠改善工程,以協助處理水肥,希望讓每一個縣市都能擁有水肥處理設施,以確保生活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