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耀彬澎湖縣十六日電〉澎湖縣文化局邀請學者專家校對清代台灣唯一的海外見聞與民族志書,也是澎湖唯一進士蔡廷蘭著作的「海南雜著」古籍,並在今天校對編著出版完成舉行簽名會,由於這本書記載內容對澎湖歷史文化、百年前越南民情風俗和台灣近代史有一定意義,簽名會由縣長賴峰偉親自主持。
據了解,澎湖縣在前清時代僅有一位進士蔡廷蘭,因三度前往大陸福州參加考試,並在第三次落榜返鄉時遇到颱風而漂流到當時稱為安南,亦即現在的越南北部廣義省,再從水路和陸路用了一百多天回到大陸廈門輾轉搭船回到澎湖,期間一百多天所見所聞均鉅細靡遺記錄在他回到澎湖所著的「海南雜著」一書中。
這本書流傳到現在,不僅在清代出版四版,更被日本、俄羅斯、法國等國譯成不同版本,是當時全台灣唯一的一本海外見聞錄,也是清代時期台灣人著作外國見聞的首例。
澎湖縣文化局日前爭取經費,由成功大學教授陳益源主持考察計畫,透過越南漢喃文化院學者的協助完成蔡廷蘭返澎陸路考察,分別前往金門、江西、越南等地,蒐集珍貴的文獻資料,並編著「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的校對編著,今天舉行新書出版簽名會。
「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今天下午二時三十分舉行新書發表會。原由編者陳益源、陳英俊和高啟進等三位老師現身說法,可惜陳益源教授有事未出席。
賴峰偉同時強調選在今天發表這本新書,主要是在一百七十一年前的今天農曆十月十五日,就是蔡廷蘭因颱風漂流抵達越南廣義省的第一天,因此意義深遠。
賴峰偉表示,蔡廷蘭是澎湖唯一的進士,也是重要的澎湖歷史人物,所著作的「海南雜著」,經過專家學者整合編著後,已成為澎湖重要的文獻。不僅在清代一連出版四次,更被俄羅斯、日本法國等國家譯成該國文字,這本著作亦同時彰顯了澎湖精神。
賴峰偉今天並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出版,鼓勵大家一起來保存澎湖歷史文化、彰顯澎湖精神。為推廣這本書的歷史意義,文化局特別準備二百冊贈閱,馬上被索取一空,活動十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