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業對投資中印持更謹慎態度
【大紀元11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雨田2005年11月14日華盛頓報導)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安永最近所做的一項調查表明,全球的製藥業比起其它行業,對投資中國和印度市場持更加謹慎的態度。
成本優勢、不斷擴充的優秀人力資源以及巨大的長期市場潛力,是促使跨國公司尋求在中國和印度進行投資的動力。但是最近安永公司對全球348個製藥和非製藥公司的高級主管就他們公司在中國和印度的投資狀況進行的調查發現,60%的製藥公司在中國或印度的投資不到5千萬美元。相比之下,只有不到50%的非製藥公司的投資低於5千萬美元。
雖然存在預期的成本優勢和潛在的大量藥品需求,但是基礎設施的有待改進、醫療保險業的不完善,以及政府在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進展有限等因素,都使得這些製藥公司對在中國和印度投資比較謹慎。
*專利權保護是最顯著問題*
其中,專利權保護是大多數在中國和印度投資的製藥公司提出的最顯著的問題。專利被認為是生物製藥行業的生命線。超過70%的製藥公司主管說,在中國,知識產權的威脅造成一種商業風險,62%的主管認為印度的專利權保護存在問題。這些製藥公司的主管擔心,在他們設法與當地供應商和第三方服務提供方進行整合時,會面臨喪失知識產權的風險。
安永的全球製藥業分析師格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些公司在中國和印度投資運營時,屢屢碰到當地製藥公司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在中國,外國製藥公司面臨的頭號風險是知識產權;其次是規章和法律環境,對此我們沒有特別的說明,它可以是任何類型的法規;第三位的風險則是假冒偽劣產品。”
*假冒偽劣產品引發關注*
在調查中,超過半數的製藥公司主管指出,假冒偽劣產品和他們研發資料的安全是個問題。
中國政府加強了保護知識產權的承諾,也在進行打擊盜版的努力。2004年,中國關閉了691家製造假冒偽劣藥品的生產廠家。安永分析師格雷說,中國和印度兩國已經取得了進展:
“這些公司在中國和印度都遇到一些問題,但是兩國針對他們擔心的這些問題採取了措施,並取得進展。這兩個國家現在正處於過渡時期。”
*優惠措施尚不足以吸引投資*
此外,調查還發現,中國和印度在稅收和研發方面的優惠措施並不足以吸引這些製藥公司。只有不到33%的製藥公司主管表示,鼓勵投資的免稅和減稅政策具有吸引力。在中國,這類措施已經不如五年前那麼有優勢了。愛爾蘭、波多黎各和新加坡等國,都有對製藥公司的極具競爭力的鼓勵機制。而語言障礙、有限的專業醫師以及缺乏適當的衛生基礎設施等因素,則是構成製藥公司在中國進行研發的興趣偏低的原因。
在被調查的製藥公司中,目前在中國開展研發的不到20%,而且僅限於早期階段。因為研發越到後期,其資料和產品專利權保護問題就越顯重要。在被問到中國和印度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時,安永的分析師格雷說:
“他們需要建立基礎設施,加強法律體制,特別是專利法方面,還有擴展執行法律所需的必要資源,當然這都需要時間。這些跨國製藥公司在中國和印度都發現類似的問題。”
*渴望以獨資方式投資*
隨著中國和印度日漸放鬆對外資入股和獨資的限制,跨國製藥公司渴望更多的以實質意義的獨資而不是合資的方式來進行投資。在中國,只有35%的被調查公司的主管說,他們的公司是獨資,但是他們預期到2010年之前,這個比例能達到50%。安永的分析師格雷也談到:“這些公司都在採取措施抓住機遇,其中包括加強人力投資,確保培訓和聘請合適的人才,建立與企業文化相符的勞動力資源。”
面對中國和印度市場機遇和挑戰並存的現狀,全球製藥業公司在日漸加快進入中國和印度市場的步伐時,謹慎前行。他們更加註重風險控制,並希望有關方面促進人才的培養,以及加強法制和市場改革。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