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十四日電)兩年前由台灣10家廠商主導的「白光照明光源(白光LED)開發技術業界科專計畫」,已展現成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紀國鐘表示,2015年白光LED進軍家用市場,每年所節省的電力相當於一座核電廠的發電量。
璨圓光電董事長簡奉任也表示,未來10年白光LED前景「看不到任何一片烏雲」。
紀國鐘表示,根據試算,如果台灣25%白熾燈泡及100% 日光燈被白光LED取代,每年約可省下110億度電力,相當於一座核能發電廠的年發電量,這個數據沒有問題。一旦白光LED能夠成功壓低成本,就能進入家用市場,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璨圓光電發言人魏志宏指出,樂觀來說,2007年到2008年白光LED應該就能先進入博物館等地,成為展覽時的主要光源。
這項科專計畫成功整合了台灣上、中、下游廠商,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黃重球說,台灣的中小企業其實十分辛苦,所面對的競爭對手都是國際大廠,像是菲利浦、歐斯朗等跨國企業,因此專業分工、技術管理的整合,是有利於台灣的廠商發展,但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建議企業思維改成「好的東西台灣先用」的台灣優先運用概念,再放眼國際。
簡奉任估算,白光LED市場產值驚人,在資訊顯示方面,全球過去5年彩色手機大幅成長,白光LED作為最主要的手機背光源,1.5吋到7吋面板需求約40億顆,產值可達10億美金;平面顯示器產業部分,預估2008年液晶電視(LCD TV)需求可達5千萬台,所需白光LED 約60億顆,產值達30億美金;投影顯示產業包含可攜式資訊設備結合微型投影,所需光源模組產值約可達到20億美元。
在汽車光源市場產值也是榮景可期,目前已發展出車內照明技術,包含汽車光纖網及控制系統、高色域高亮度多媒體顯示器(車用LCD)、車用光電感測器及抬頭顯示器等,未來也將壓低生產成本進軍汽車頭燈照明光源系統。預估以目前全球年產6千萬輛汽車,白光LED的產值約可達50億美元。
未來十年間白光LED市場是一片藍海嗎?魏志宏認為,上游晶片技術不容易被取代,目前來說進入已有高門檻;但是中、下游的封裝測試部分,可能競爭日益激烈,畢竟封測可以加入許多創意。整體來說,白光LED的市場產值高,要發展藍海並不是容易的事,降低成本仍是大部分廠商獲利的主因。
此項計畫共申請145項專利權,有35件已被核准;發表論文數30篇;發表報告數有79項。達成兩項重要成果,分別是「47流明/瓦 (lm/w)的白光LED元件」,及「50流明/瓦的全彩化白光LED模組」。前者比起國際水準的40流明/瓦還高,後者則與國際水準相當。十家參與計畫廠商分別為璨圓光電、晶元光電、鼎元光電、今台電子、億光電子工業、華興電子工業、佰鴻工業、東貝光電、光鼎電子及光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