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楊雅民/綜合報導〕環保署的限塑政策將擴大!明年2月11日起,超市、超商、量販店等目前使用的塑膠類蛋盒、生鮮托盤、糕餅麵包盒,全部改用不含塑膠類材質。
2月11日起實施 最高罰鍰六千元
環保署說,正式實施後,將直接對業者開罰,處一千兩百元到六千元的罰鍰。不會有勸導期與勸導單,如經限期改善仍不改者,將按日連續處罰。
環保署研擬的「塑膠類生鮮托盤、蛋盒及糕餅麵包盒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日期」草案日前出爐,並於上週五預告,該署希望在預告後兩週召開公聽會。
根據草案,限用對象包括公部門、百貨公司(包括購物中心 )、量販店、超市、連鎖超商、連鎖速食店、有店面餐飲業、有店面麵包店等共八大類,市場、攤販、夜市等不在此限。上述業者所提供的生鮮托盤、蛋盒及糕餅麵包盒,不得含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 )、聚苯乙烯(PS )、聚氯乙烯(PVC )、聚乙烯(PE )或聚丙烯(PP )等五類塑膠材質。
環保署解釋,目前市面上透明的蛋盒是以PET、PVC為主要材質,生鮮托盤則是發泡PS、麵包盒則是OPS(雙軸延伸聚苯乙烯 ),每月合計用量約六十五公噸。由於不易分解,造成環境污染,加上該類塑膠容器沾染食物殘渣、油污、顏料等雜質,回收價值低,因此決定限用。
環保署指出,未來新政策實施後,仍有包括聚乳酸(PLA )、紙類、植物纖維(如竹粉 )等替代性材質可供利用,容器成本將增加一到二成,以一個蛋盒約一點一到一點五元來看,麵包、蛋、生鮮食品因此漲價的空間其實不大。
環保署強調,未來生鮮托盤、蛋盒及糕餅麵包盒的外包裝,必須要有環保署許可的編號與主成分標示。
業者將配合改包裝 成本轉嫁商品上
量販店與超商業者表示,只要政策確定禁用塑膠材質的包裝品,會配合改用紙類或其它包裝材質,增加成本會反映到產品價格上,但因金額不多,消費者應不會感覺到漲價了。
量販店與超商業者指出,幾項限用容器中,生鮮托盤會與他們較有關係,因為像魚蝦等海鮮產品的分裝,及熟食類產品等,大多是在超市及量販店內進行。
業者說,他們只是通路商,會與供應商研商,改用紙製托盤來取代塑膠托盤,由於紙製托盤技術已很成熟,銜接上不會有問題。
新容器的成本比較高,業者說,會轉嫁到產品上,不過因單價不高,消費者不太可能會注意到。
配套不足 上路匆促
記者鍾麗華/特稿
限塑政策實施三年來,屢遭批評,如今推出限用塑膠類生鮮托盤、蛋盒及糕餅麵包盒政策,計劃三個月後上路,在替代材質來源仍不夠多元下,令人擔心會步入過去限用塑膠袋失敗的後塵。
今年1月,立法院以凍結環保署預算的「附帶決議」,要求該署提出生鮮托盤與塑膠容器限用計畫。環保署4月赴立院報告時,打算7月起試辦半年,結果在立委壓力下,當時環保署長張祖恩答應9月實施。
張祖恩辭職、試辦計畫結束後,環保署原本打算不推動,但最近又在預算審查壓力下,決定繼續該項政策,還擬定了草案,把限用對象、實施方式與實施日期具體化。
只是,近一年的政策規劃,內容還是不周延。
環保署宣稱,限用塑膠類容器後,仍有聚乳酸(PLA )、紙類及植物纖維等生物可分解材質可替代,事實上選擇性卻有限。
以PLA為例,國際上有二十餘家容器製造、生產業者,台灣只有一家代理進口,連製造業者都沒有。在政策反覆下,業者說根本不敢貿然投入。
至於量販店等業者有意以紙製品來取代,是不是會比較環保,其實還有爭議。
限塑的方向是對的,但在配套不足的情況下,這一波新政策會造成什麼後果,大家等著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