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環球好評

譚翊飛:合法公正選舉民心不會撕裂

——專訪原湖北潛江市人大代表姚立法

【大紀元11月13日訊】“本人臉不厚、心不黑、口不甜、骨不軟;犯上不作亂、崇洋不媚外;不請不送、不吹不拍、不淫不貪、不卑不亢。”這是 1990 年姚立法競選湖北潛江市第二屆人大代表時的自述。這位被稱為“姚代表”的民主鬥士,1987 年開始參加潛江市人大代表選舉;1998年,他第一次以獨立候選人身份正式當選為潛江市人大代表。去年10 月,他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觀摩美國總統大選。

他行走在中國基層民主道路的最前沿,雖歷經磨難但為民主奮鬥之癡心不改,“下一屆潛江市人大換屆我肯定還要參選”。他總結了參加選舉的八大條件: 1 、為人無懈可擊; 2 、熟通相關法律; 3 、經濟上撐得住; 4 、家裏人支持,起碼不反對; 5 、不怕吃苦,不怕吃虧; 6 、身體要好; 7 、不怕失去工作; 8 、有適當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

本報記者在“首屆南方農村報•中國農村發展論壇”會議間隙就村民自治、人大選舉等問題對他進行了專訪。

選舉阻力來自鄉鎮

湖南衡陽,因為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于建嶸教授的一篇調查《農民有組織抗爭及其政治風險》而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關注,衡陽農民為抵制稅費負擔而自發成立農民維權組織。

今年6月前後,姚立法去了幾趟衡陽,觀察第六屆村委會換屆選舉。他對一個鎮進行了普查,全鎮51個村的換屆選舉沒有一個是規範、公正和合法的。

“農民希望把選舉搞成真的,競選很活躍,很多村民派發競選材料。但這些競選活動卻遭到地方政府的百般阻撓和禁止。”姚立法說。

“衡陽關於村民選舉的檔就直接與中央抵觸。它把中央文件規定的離任審計變更為只審計離任當年,故意漏掉任期前兩年的審計。”

有學者分析,“免稅後,鄉鎮政府與村級的經濟關係不再緊密,鄉鎮也不再控制村莊的選舉了。今年的選舉呈現了前所未有的活躍局面。”

對此,他進行了有理有據的反擊。姚代表說,“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在比較偏僻的村莊,鄉鎮政府會壓制競選者,因為競選者有一個口號:清查歷史債務;而在城郊的村莊,土地的巨大利益使鄉鎮政府的控制欲更強。另外,一些辦證等方面的亂收費項目依然存在,如在衡陽某些地方,辦個身份證就要收120元,而民選村官可能會帶頭抵制這些違法現象,並會向鄉鎮政府爭取本村的各種利益。”

村委組織法有缺陷

“村委會組織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救濟條款,如果我競選村官時權利被侵害,或者選舉組織者違法,比如投票不公開、無選舉會場、無秘密投票間等違法行為,我是否可以去法院起訴呢?法律沒有規定。”姚代表說。

“我們的法律本身就有問題,而有問題的法律執行起來又有問題,選舉都未搞好怎麼就進入‘後選舉時代’了?”他針對的是清華大學博士仝志輝提出的“中國已進入後選舉時代”之說 ( 見今年8月27日本報第一版《後選舉時代尤重自治》 ) 。

美國觀摩選舉的經歷讓他有了國際視野。“村委會組織法法條模糊不清,缺乏操作性”,姚代表說,以選舉法為例,“我們國家的選舉法總共才7000個字,而美國有一個州的選舉法就有13萬字。”

記者向他請教“賄選”的界定。他說,“賄選是指競選者給選民好處以改變選民投票意向的行為。中國的村委會組織法沒有對此作出規定。”

另外,在美國,選民對競選者捐款是一種正當的行為,但有嚴格的法律規範,比如個人對某個候選人的捐款一次不能超過多少,一年捐款的總數也有明確的限制。

“在我國,這也是個法律空白。”姚代表還提到,“我參加競選時也有人給我捐款,但都被我拒絕了。如果接受捐款的話,我會把這些捐款人、捐款金額等都公開。這樣我才不會違法,但捐款人卻可能因此被行政機關找麻煩。”

他告訴記者,“我不想把好事變成壞事,有錢能做事,沒有錢也能做小事。我競選用的都是自己的存款,儘管這樣還是被許多人查過。”

村民自治應當堅持

今年,全國村級換屆選舉進入第6屆,廣東的村級選舉進入第3屆,對村民自治選舉的形式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質疑聲音,對此姚代表有自己的看法。

有些學者認為,選舉不適合中國文化,會導致村莊的分裂。姚代表以打麻將作比喻來回擊,“中國人打麻將的很多,四個人坐下來之前先要商定一個規則,如果沒有規則或者誰違反規則,那肯定不是打麻將而是打架。”

“所以分裂、混亂從來都不是合法選舉帶來的問題,而是非法的、不公正的選舉造成的。”他斬釘截鐵地說。

對於另外一種流行的觀點,即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農村人口會減少,村民自治也會變得沒有意義。姚代表認同農村人口減少的事實,但“這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只要一個村莊有公共的利益存在,就需要對內服務管理和對外爭取利益,也就需要有一個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代言人。”

姚代表說,村委會選舉應該堅持,如果不能堅持,更高一級的民主就沒法進行。如果占中國最廣大地域和最多數人口的村民自治搞好了,那麼基層社會一定非常和諧。

來源:南方農村報 來源時間:2005-10-31(//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