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9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採訪報導)國際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最新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缺少經過很好培訓的大學畢業生,這可能會阻礙其經濟增長,也將阻止中國向更先進的工業領域邁進。麥肯錫的報告指出,中國大學畢業生缺少實際應用技能,而且英語口語能力欠佳,使其在發展外包等以服務為基礎的信息科技方面,遠遠落後於印度。
如何改變這一局面?下面請聽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邀請美國天主教大學機械工程系主任聶森和旅美社會學家劉曉竹就這一問題進行討論。
記者:今天美國的麥肯錫公司公布了一個報告說中國大學生質量不是特別高,特別是工科的學生。它這個衡量的標準就是說中國每年畢業工科的學生六十萬,但是能到跨國公司有實際工作能力和英語語言能力的人只有一點六萬,比例差不多百分之十;但印度本科的工程畢業生因為他英語語言能力比較強,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能到跨國公司工作。聶森,他們提出的這個報告提出中國工科的畢業生實際工作能力比較差,還有團隊的工作技巧,您覺得中國在工科培訓方面,像美國是不是比較強調大學本科的時候要實習,或者邊工作邊實習一段時間,這樣是不是能夠增強他的工作能力?
聶森:是啊!這就是美國在二十一世紀兩千年開始以後,尤其在工科教育也是推展了一些過去比較弱的一些點,包括實際的工作能力像設計、實習,還有一種就是團隊的能力,這種就包括溝通的能力不管是用手寫的文章、報告、信件,或者是口頭的表達能力,這些方面都在加強。過去的工程師在美國也是一樣,在職業中也是被一般講說是溝通能力不夠的,有很多學問、能力,但是表達不太出來,或者是表達不好,那麼這些美國已經在加強了。我相信中國或者是其他教育方面可能會比較偏差的,因為從計畫經濟轉到市場經濟,那麼跟雇主需要的能力可能是有比較大的落差,要慢慢跟上來的。
記者:劉曉竹,這次麥肯錫的報告還提出就是中國工科畢業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比較差,特別是口語能力,因為現在是跨國公司地球村時代了,很多國際公司也到中國去開廠,然後開研究機構。您覺得中國在英語教育方面,特別是工科的英語教育方面是不是應該更重要的強調口語方面的能力呢?
劉曉竹:沒錯!口語當然是很重要,和印度比起來當然中國它沒有英語,像印度那樣雙語制的情況,這當然是出於略識,但是我要強調一點就是說,有些工科的朋友即使他口語相當不錯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文化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工科教育對人文教育的強調不太夠。因為現在這個社會呢,理工和人文方面互相溝通的非常多,而且一個人的人才素質也表現在多方面的能力,所以說如果中國能夠強調人文教育的話,在理工科推廣起來的話,對人才的素質能力有所提高不說,另外呢,也加強了剛才你說的溝通能力。
記者:剛才劉曉竹提到了人文教育,因為中國的工科院校都是分的很死的,專業都特別細,比如你是鋼鐵的、你是石油的,但是往往這些學校根本就不注重任何人文教育。聶森,您覺得這也是影響整體素質以及溝通能力嗎?
聶森:是是是。因為美國是很成熟、飽和的市場經濟,那麼人才的培養也是要培養市場的需要,所以基本上是一個預備教育,就是說培養一個比較全面的人,對於社會、對於全球、對於工程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他這樣子在做工作的時候他能夠調整他的方向,因為很多工科畢業的學生可能在五年之後差不多有一半的人他不做工科的事情,他做工程基礎但是做其他相關的事情。那像中國這種教育是從計畫經濟轉過來,它是一種比較學程教育,就是好像技術教育為主的,但是因為市場經濟也不二可,所以做出來的事情可能跟雇主需要的能力就差很多,就變成一種技術為主的…對整個完整的…就像剛才講的人文、對整個社會、全球啦,這種近代發生的事情可能知道的就比較窄,比較像是技術員的情形而比較不像工程師吧,這種有全認識的這個情況,這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啦!
記者:曉竹,中國除了每年要畢業六十萬的工程師之外,但是我們覺得中國應該多層次的…像農村剩餘的勞動力啊,他不一定要把他們培養成工程師,培養成技術員啊、技術工人阿,不論是建築、製造業各個行業,您覺得這方面也應該重視嗎?
劉曉竹:你剛才說的這個分層啊,這是對的,就是說過去中國有一部份叫做大專還有技術學校,培養的不一定是工程師或者是技術員,它是在其它的領域有一些專業的教育,特別是市場相關的。那現在這個教育體制呢,基本上有所改進,但是對這些重上不重下,都是教育體制由於它是官本位,它重於提升它的層次,也就是說大專院校願意當什麼研究院或者往上提,而把它原來的基礎培訓中、低層次的那一部份就忽略掉了。所以說這對中國來說、對中國經濟來說是一個負面的影響;對中國的人才結構和就業也是一個不利的因素,這一點我覺得應該強調,那麼強調的根本我覺得應該破中國教育官本位的那一套,比較重視市場趨向,這樣就比較好了。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