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八日電﹞當油污飄進了蘭嶼的海域、朗島漁港逐漸完成之際,一個不亞於核廢料的漢文化正在襲奪蘭嶼的傳統文化。
七月初,今年造訪蘭嶼的最後一尾飛魚剛剛劃過湛藍的海面,蘭嶼美麗的海域就出現了一層油污,讓這個遺世的海上明珠,染上了文明的塵埃!距離台灣本島四十九浬,毫無工業污染,大部分使用拼板舟的蘭嶼,竟然出現大量的油漬污染,讓人無法理解?
蘭嶼島位於台東東南外海太平洋上,是一個古老的火山小島,被稱為鑲在碧藍太平洋海上的一顆明珠。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著超過八百五十種的植物及多樣珍貴的動物資源。像是蘭嶼角鴞、蘭嶼珠光鳳蝶、雅美麟趾虎、蘭嶼豬,在植物方面,則有蘭嶼的羅漢松、象牙樹等等,都是特有種。在文化方面,世居蘭嶼的雅美族人,千百年來以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的生活方式,發展出獨特而精緻的海島民族文化,像是對植物、大海的敬畏,讓滋潤他們生活的資源得以生生不息;像是禁忌最多的飛魚季、拼板舟、地下屋等更是充滿了雅美族人的生態和生活智慧。
面對強勢文化的襲奪,蘭嶼已經不再是遺世獨居的海島,如何擁抱海洋與世界接軌,蘭嶼的羊已經在海邊思索了一世紀。//中央社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登錄的「世界遺產」有七百多個,「世界遺產」分成「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及兼具文化和自然的「複合遺產」,蘭嶼島,得天獨厚,具備了「複合遺產」的條件。摒除我國非聯合國會員國的客觀因素,蘭嶼很有希望成為我國第一個列入聯合國的「世界遺產」。
不過隨著文明的入侵,這塊遺世天堂,原始風貌遭到破壞,傳統文化快速流失。一九六六年,當時的政府認為雅美人「半穴居」﹝地下屋﹞住屋機能落後,影響國際形象,進而陸續在島上補助興建「示範住宅」,到了一九七零年後期,更推動「改善蘭嶼山胞住宅計畫」,用水泥蓋起的「火柴盒」住宅,接著民國八十幾年當時的省政府補助興建國宅,結果搞出了海砂屋,至今還有許多房屋只蓋了一半。鋼筋水泥取代了充滿生活、建築智慧的「地下屋」,目前只有在野銀部落可以看到保留完整的地下屋,不過也只剩下三十間。
另外,在動植物生態也遭到快速破壞,如珠光鳳蝶、羅漢松;過去可以捉到手臂粗鱸鰻的原始溪流,已經被水泥溝渠取代,過去椰子蟹覓食、綠蠵龜產卵的海岸,部份已經遭到防潮設施破壞。建構蘭嶼文化和生活主軸的飛魚文化,近年來隨著機動船取代拼板舟、年輕人外流、外來漁船捕捉飛魚的衝擊,正受到嚴厲的考驗。正當雅美人憂慮島上的人文、生態和遺址正快速流失之際,文明的塵埃也已經飄進了蘭嶼的海域,明年的飛魚是否還能在海上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