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衛星
【大紀元10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台灣福衛三號衛星預定明年三月發射,福衛三號工作團隊昨天公布好消息,表示扮演關鍵角色的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衛星)掩星資料,證實可以提升天氣預報準確度,將可提供更精確的颱風路徑、豪大雨地區、累積降雨量等特殊天氣預測。
所謂GPS無線電波掩星技術,就是利用無線電波,穿透分佈不均勻的電離層及大氣層,由於無線電波穿越過程中出現折射現象,從偏折角度中可量測出大氣折射率,進而推算出相對應的大氣溫度、壓力、水氣及電離層中的電子密度垂直分佈資料。
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及美國大學大氣聯盟共同執行的「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星系計畫」,主要是建立一組共六顆微衛星的星系,以量測全球大氣層及電離層的即時資料,這項計畫耗資一億美元,各項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軟硬體測試也大致完成,一旦成功升空,將是全球第一顆利用「GPS無線電波掩星技術」提供即時大氣資料的衛星。
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主任吳作樂指出,現有氣象資料蒐集,絕大部分依賴設在世界各地陸地上的探空站資料,每天約有九百筆,缺乏海洋與極區資料,透過華衛三號上GPS無線電波掩星技術,平均每天可以提供全球二千五百個觀測站的大氣重要參數資料,並即時傳送至世界各國氣象單位。
由中央大學黃清勇領導的氣象團隊,以納莉、海棠颱風及相關天氣系統為例,證實GPS掩星資料,可以提升天氣預報準確度,他說,以海棠颱風為例,當時氣象局預測降雨量稍多,預測位置也有偏差,但加入GPS掩星資料,更了解颱風的溫度與濕度,各地預估降雨量已相當接近實際降雨量。